隨后,便是一連串令人咋舌的賞賜:賜大司馬之位,封鎮(zhèn)國公,食邑萬戶,且可世襲罔替,更賜予九錫之禮。
甚至還特許姜守中入朝不趨,贊拜不名,劍履上殿,有權(quán)參贊軍國重務(wù)等。
如此殊榮,簡直無人能及。
估計姜守中直接在朝堂上跟太后談理想,都沒人敢說什么。
因為洛婉卿這位正統(tǒng)太后坐鎮(zhèn)京城,原本一些心存異議,甚至已起兵準備討伐的勢力,權(quán)衡利弊之后,也只能乖乖閉上嘴巴,無奈地接受現(xiàn)實。
這就形成了滑稽的一幕。
姜守中不想當皇帝,可身邊人卻推著他上去。甚至到現(xiàn)在很多人都沒見過姜守中,就開始表忠心。
當然,姜守中的這種神秘感,倒也讓他的傳聞愈發(fā)神話起來。
人類對未知總是帶有一些敬畏。
你越不出面,而所造的勢越大,展現(xiàn)出的能力越強,就越讓人心懷敬畏。
可雖然一切看似利好,但依舊有勢力不愿配合。
其中,最為引人矚目的當屬大洲戰(zhàn)神厲狂瀾。
這位歷仕大洲數(shù)代,始終忠心耿耿于周家皇室的名將,即便在周伈身死之后,依舊不愿參與任何為姜守中造勢的活動。
無論是太后洛婉卿親自派出的使者,還是夜鶯暗中安排的說客,均被厲狂瀾趕了出去。
這把洛婉卿和夜鶯等人氣得夠嗆。
如果不是現(xiàn)在還要靠他守著獅血關(guān)來抵擋燕戎大軍,再加上厲家在民間以及軍界都擁有極高的威望,以洛婉卿的性格,早就把他從大將軍的位置上擼下來了。
而那些尚未歸順的勢力,也都在暗暗觀望厲狂瀾的態(tài)度。
畢竟厲狂瀾手握重兵,在大洲軍界舉足輕重,堪稱掌握著半個軍界命脈。
一旦他承認姜家軍的地位,認可京城太后賜予姜守中的名利,那么其他勢力勢必會跟風臣服,不敢再造次。
反之,若厲狂瀾堅決不同意,即便姜守中未來真的篡位成功,登上皇帝寶座,也必將面臨諸多棘手的麻煩與爛攤子。
于是在這種情況下,葉竹嬋親自出馬。
……
獅血關(guān)。
三更時分,梆子聲沉沉響起,在寂靜的夜空中回蕩。
中軍帳內(nèi),燭火隨著穿堂風不住搖曳。
厲狂瀾正端坐在營帳之中,專注地擦拭著手中佩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