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以為事情就這么過去了,哪知道偏有人唱反調(diào)。
國子祭酒龔敩站出來說道:“陛下,魯王雖然聰慧博學,然太過年輕缺少理政經(jīng)驗。”
“且呂宋乃蠻荒之地,其國雖滅,其民卻多躲入山林?!?/p>
“新建的藩國首先要面對的,就是這些叛民,恐少不了征伐之事?!?/p>
“魯王擅文而不通武,能治民卻不善征戰(zhàn)?!?/p>
“將其封往呂宋,對大明對他自己皆非善事?!?/p>
“臣以為,當冊封一位能理政,又能征善戰(zhàn)的親王過去。”
朱元璋本來還很不喜,但聽他分析過后,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是這個道理。
倒也不是說魯王一點軍事都不懂,只是相對而言沒有文采那么突出。
最關(guān)鍵的還是他太年輕,沒有親自統(tǒng)兵上過戰(zhàn)場。
是真通軍事,還是紙上談兵,沒有經(jīng)過驗證。
呂宋是大明經(jīng)略南洋的,這第一步必須走好,否則后續(xù)會有很多麻煩。
分封一位能力出眾的親王過去,更加穩(wěn)妥一點。
想到這里,朱元璋臉色和善起來:“龔祭酒言之有理,然年長的皇子皆已分封,如之奈何啊?!?/p>
龔敩xiong有成竹的道:“這有何難,將一位年長的親王,改封過去就可以了?!?/p>
“我相信,不論哪位親王被改封到呂宋,都會很開心的?!?/p>
那可不是很開心嗎。
大明內(nèi)部的藩王,要被文臣武將盯著,要被朝廷忌憚,甚至還要被后來的皇帝嫉恨。
分出去多好,天高皇帝遠,自己就是老大。
而且那可是真正的封王建制,擁有完整的君王權(quán)力。
誰不想去啊。
話說到這里,聰明的臣子已經(jīng)猜到他的意思了。
對啊,先趁這個機會,將年長的已經(jīng)封藩的親王弄出去。
后面的親王到時候再說,大不了多弄點地。
聽說海外島嶼很多,找?guī)讉€能住人的封一下不就完事兒了嗎。
想到這里,禮部尚書言中虛立即說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