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可以想到的是,幻游記出版后,景清居士這個名字將會重新打響。
必然會有一大波掛羊頭賣狗肉的盜版書出現。
到時候估計又要不少人罵娘了。
剛將這本書翻完,方孝孺就帶著葉云流等人出現。
都是老熟人了,雙方也沒有多客套,簡單見過禮就各自落座。
今天他們要討論的是最后一篇的內容,也是方學唯物論的總結篇。
這幾個月來,兩人從第一篇開始分析討論,今天終于即將完成最后的收尾。
所以大家都有些興奮。
陳景恪自己也很高興,這次交流相當于是,方孝孺從頭幫他梳理了知識體系。
不但讓他零碎的唯物學知識正式形成系統(tǒng),還對華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不只是華夏文化里的唯物部分,唯心部分也同樣有了深入了解。
畢竟,想研究唯物就要同時了解唯心,如此才能更加辯證的看待唯物思想。
事實上,中國古典哲學是沒有唯物和唯心之分的。
同一套思想體系,可以同時包含唯物和唯心兩種思想。
關鍵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,竟然能做到相互論證,沒有絲毫的沖突。
只能說,華夏文化在包容這一塊的屬性,是直接拉滿了。
陳景恪和方孝孺將華夏思想里,關于唯物論的方面單獨拿出來,其實算是一種片面化。
這也不能怪他們,儒家從理學開始,就在唯心論道路上狂飆猛進了。
他們也只能跟著去做。
不過問題不大,都是華夏文化的一部分。
一家獨大往往會妖魔化,兩種思想碰撞,才能迸發(fā)出更璀璨的火花。
總之,在方孝孺的幫助下,陳景恪終于構建了屬于自己的完整知識體系。
當這套知識體系成型,原本困擾他的大同思想瓶頸也被打破。
前路一片坦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