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后沈衡推著手推車出了家門,與堂哥沈德一起走在母親與妹妹前面。
外面的天氣又冷幾分,北風(fēng)吹在臉上手上,像刀子一般剌人。
沈衡將黑色棉衣的兜帽拉到頭上,正好護(hù)住頭臉與兩只耳朵。
扶車的沈德看著眼熱,連忙問:“你這寒衣還有么?我也想買一件?!?/p>
沈衡眨眨眼:“有啊,但玄色沒了。要不等下次遇到胡商給你留一件?”
“可!”沈德點(diǎn)頭,羨慕地看一眼手推車。
其實(shí)他也想買個這樣的手推車,如此一來,家中老牛就能專心犁田耕地了。
幾人一路行走,路上遇到不少趕集的鄰里。
他們有的牽著羊去出售,有的則挑著一擔(dān)子糧食。
沈昭與母親依舊用布巾將頭臉裹住,只露兩只眼睛。
四人到達(dá)集市時,戈壁上已經(jīng)有很多人。
他們每人都挎著籃子挑著擔(dān)子,或趕著牛羊,希望與人以物換物。
沈昭讓二兄將手推車放在一處空曠地,自己取出幾件寒衣鋪開展示。
這里沒人吆喝,但有人討價還價。
沒一會兒,好些人都被手推車上絢麗的顏色吸引過來。
“咦?這是哪個部落的寒服?竟然如此軟和?”
想吃餃子
沈昭忽略這些詢問,只認(rèn)真介紹棉服給眾人瞧。
“這些寒衣里面續(xù)的是西域棉花,可暖和了,還不刺撓人,小孩兒穿上最是舒適?!?/p>
有幾位婦人圍過來,將冰冷的手伸進(jìn)衣服袖子里摩挲,不住贊嘆:“還真是暖和?!?/p>
接著有人問:“這件什么價?用谷子換得多少一件?”
“小童寒衣一百八十錢,大件的二百五十錢?!鄙蛘鸦卮?。
這是成品寒衣的市價,而且這些寒衣里頭都續(xù)著蠶絲般柔軟的棉花,價格太低就顯得不珍貴了。
“這么貴呀?我用一石豆菽換一件行嗎?”一位婦人攥著一件紅色帶兜帽棉衣不撒手,她身邊跟著一名七八歲男童,因衣著單薄破爛,小臉被凍得青青紫紫,鼻子下還拖著兩條黃黃的膿鼻涕。
沈昭掃眼婦人挑來的一擔(dān)黃豆,搖搖頭:“一石太少,要兩石才行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