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治帝便看向兒子,一揮手:“說?!?/p>
太子便俯首道:“賦稅變法乃利名之重計,若能盡早實行自然最好,兒臣想著,與其在北直隸各府試行,不若自江南各州府始行?!?/p>
“哦?”元治帝來了些興致,問道:“這又是為何呢?”
太子抬眸,道:“江南富庶,向來便是我朝證稅重地,各種繁雜課稅類目極多,若想根除重重弊病,不若從江南開始。”
元治帝聽了,點了點頭,又轉(zhuǎn)回朝葉京華道:“慧卿,你怎么看???”
葉京華立于眾官之外,聞言,微微抬起眼:“臣以為,此事不可?!?/p>
他面色平靜而冷淡,姿態(tài)恭敬道:“正因為江南各府賦類目繁雜,諸弊叢生,貿(mào)然改革恐其生變,北直隸各地乃天子腳下,政令通達(dá),官員眾鑫合力,可助推行新法?!?/p>
元治帝聽了,也點點頭。然而他還沒來得及說話,太子便道:“兒臣以為江南官員亦可齊心協(xié)力,加之江南稅重,新法施行,成效以百萬計,于民生更佳。”
葉京華的眉頭輕輕一蹙,頭埋得更低了些:“臣以為新法初行,需以推行成敗為先,成效次之。江南各州府世豪鄉(xiāng)紳盤踞,阻礙眾多,不益于新法試行。”
“哦?”太子聞言,偏過臉來,微笑著朝葉京華道:“孤以為以京華之智,這種閑雜人等之雕蟲小技,應(yīng)不成問題?!?/p>
聞言,不僅是葉京華本人,連一旁觀戰(zhàn)的右侍郎都心中一曬。
這太子殿下也是個妙人,真是只笑面虎,江南那么多的巨商豪賈,光鹽稅一項就比北直隸各府加起來的總共賦稅還要多上三成,在這位殿下口中就成雕蟲小技了?
右侍郎不禁抬起眼看向葉京華。
葉京華面若冷玉,面上看不出是什么神情,略頓了頓,而后斂眸道:“賦稅變法事關(guān)重大,若成,則立千秋萬代之偉業(yè),若不成,妄費(fèi)人力之余不免民生動蕩,臣以為還需謹(jǐn)慎為上?!?/p>
兩人你一句,我一句,竟就這么在朝堂上爭辯了起來。
眾官一時都豎起了耳朵——自太子回鑾,朝會已經(jīng)許久都是一片承平太和的景象了,眾人都沒想到會有今日這場風(fēng)波,還是葉京華和太子這兩個好的能穿一條褲子的青年才俊爭起來了。且兩人各有各的理,都是舌燦蓮花,言語鋒芒來回間好不熱鬧。
趙寶珠看著這場面,微微張開了嘴,眼珠子跟著兩人轉(zhuǎn)來轉(zhuǎn)去,活似只被逗懵了的貓。
這、這怎么忽然就吵起來了呢?
元治帝在上頭聽著,也未出演干預(yù)。中年人略垂著眼,任由兩個年輕人你一言我一語。
對于一位君主來說,滿朝堂只有一個聲音未必是好事。如今他的瑱兒與慧卿也都大了,該是各抒己見的時候了。元治帝老生自在,直到早朝快到點兒的時候才出言道:
“好了,這件事往后再議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