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>協(xié)律郎是個什么職務(wù) > 唐代科舉軼事幾則(第2頁)

            唐代科舉軼事幾則(第2頁)

            李試下筆,頗能運思。鄰座者乃見李能屬文,甚喜,因盡說賦中所當(dāng)用事,及將己卷子拽過鋪在李案子上,云:“某乃國學(xué)解元歐陽修,請公拆拽回互盡用之,不妨?!?/p>

            李見開懷若此,頓覺成篇,至于詩亦然。是日程試,半是歐卷,半是歐詩。李大感激,遂覺病去。論、策二場亦復(fù)如此。榜出,歐公作魁,李亦上列,遂俱中第云。

            這講的是歐陽修應(yīng)舉的時候,鄰座生病不能為文,歐陽修鼓勵其人,為其講解行文典故,更甚至將自己的卷子鋪在對方書案上由其閱讀借鑒。

            這是考生的故事,接下來再講一個考官的故事。

            唐沈詢知貢舉,還未放榜,其母對他說:“近日崔、李二侍郎皆與宗盟及第,汝于諸葉中放誰耶?”

            沈詢回答說:“莫如沈先、沈擢?!逼淠刚f:“二子早有聲價,科名不必在汝。沈儋孤寒,鮮有知者?!?/p>

            沈詢不敢違拗其母之意,于是放沈儋及第。

            這是作為考官,公然選拔同族子弟及第的一個例子。

            跟這個沈詢還有聯(lián)系的那就是唐代著名的科場浪子溫庭筠了,溫庭筠號稱溫八叉,言其才思敏捷,一叉手便成一韻,八叉手即能完篇。

            溫庭筠每入試,押官韻作賦,凡八叉手而八韻成,多為鄰鋪假手,號曰救數(shù)人也。

            山北沈侍郎(詢)主文年,特召溫飛卿于簾前試之,為飛卿愛救人故也。適屬翌日飛卿不樂,其日晚請開門先出,仍獻(xiàn)啟千余字?;蛟粷摼劝巳艘?。

            另外,唐宋時期由于科舉考題范圍比較廣泛,有的考生不知題意、或者不知典故出處,還可以向考官進(jìn)行詢問,這被稱之為“上請”。

            宋朝,淳化三年(公元992年),宋太宗親自考試進(jìn)士,出《卮言日出賦》為題,孫何等考生不知道出自何處,就都去求皇帝指示,太宗告訴了他們大意。

            唐代科舉仍在發(fā)展期,故而在制度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。而且當(dāng)時的科舉在整個典選機(jī)制當(dāng)中也并不屬于最重要的選才儀式,所以朝廷對此重視程度并不高。

            盛唐國子監(jiān)祭酒楊玚便奏道:以流外及諸色仕者歲二千,過明經(jīng)、進(jìn)士十倍。

            唐代流外及諸色入仕每年有兩千多人,而進(jìn)士、明經(jīng)每年取士不過一兩百人,具體在進(jìn)士科中,每年不過一二十人而已,遠(yuǎn)稱不上是主流的仕進(jìn)途徑。而且即便科舉及第,大部分也不能直接解褐任官,還要經(jīng)歷長達(dá)數(shù)年的守選。

            在科舉??浦?,唐代還有吏部所主持的銓選、吏部科目選,皇帝下詔特旨舉行的制科考試,這些才是更加重要的選士典禮。

            比如書中所寫到的苗晉卿,其人在天寶年間曾經(jīng)擔(dān)任吏部侍郎而主持銓選。

            天寶二年,御史中丞張倚的兒子張奭到吏部候選。吏部侍郎苗晉卿與宋遙因張倚正受玄宗寵信,欲攀附于他,便在錄取的六十四名官員中將張奭列為第一。

            時人都知張奭從不讀書,因此群議沸騰。前薊縣縣令蘇孝韞告知安祿山,安祿山則趁覲見之時奏與唐玄宗。

            唐玄宗親自在花萼樓測試,錄取官員能通過考核者只有十之一二,張奭則直接交白卷。唐玄宗大怒,將苗晉卿、宋遙、張倚一同貶官。苗晉卿被貶為安康太守。

            有關(guān)唐代的科舉和其他選士途徑的相關(guān)著述也有很多,文中描寫仍然很粗淺,一些當(dāng)時社會的獨特元素限于劇情本身沒有充分的展現(xiàn),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也可以自行搜索。

            有關(guān)行文節(jié)奏偏慢的問題,一則我個人思路和筆法不太適應(yīng)快節(jié)奏的推進(jìn)劇情,二則盛唐中期一些人事線索共同導(dǎo)致了天寶年間的內(nèi)外政治局面,一些流傳甚廣的解讀又很粗暴和淺薄,寫起來忍不住想要去反駁、去拓展。

            總之,影響到了大家的閱讀體驗,真的很抱歉。接下來盡量把相關(guān)的背景內(nèi)容融入劇情,融入不了的就適當(dāng)切割,確保劇情的進(jìn)展流暢。

            感謝大家的支持,祝生活愉快!??!

            已完結(jié)熱門小說推薦

           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

                  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  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