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儀殿內(nèi),燭火通明,氣氛卻比往日更為肅穆。
李世民召來了心腹重臣長孫無忌,房玄齡,以及幾位掌管文教,財政的關鍵官員。
他將趙牧的“義學支教”之策,仔細咀嚼消化后,融入自己的思考,以一番深思熟慮,高瞻遠矚的姿態(tài)呈現(xiàn)出來。
“……嶺南開發(fā),非僅武力可定,亦非旦夕可成。”
“棉花之利,可富其民,然欲使其真心歸附,長治久安,需得教化先行,收攏人心?!?/p>
“然嶺南情殊俗異,若強行推行經(jīng)義微言大義,恐如強按牛頭飲水,適得其反,引生抵觸?!?/p>
“朕思慮再三,以為當因勢利導,借棉業(yè)興起,亟需大量核算,管理人才之機,于廣州,高州,振州三地,試辦義學?!?/p>
李世民聲音沉穩(wěn),目光掃過眾臣。
他詳細闡釋。
“聘中原未能及第,卻有心謀生進取之秀才,或家境清寒,愿南下闖蕩之寒門學子前往支援任教?!?/p>
“所教內(nèi)容,亦以實用為先:首重漢文識字,書寫,輔以簡單算學,記賬之法?!?/p>
“若有機敏者,亦可授以基礎農(nóng)工技藝,如棉株護理,織機簡易維護等?!?/p>
“此舉,一可為棉業(yè)乃至嶺南百業(yè)奠定人才之基;二可使俚僚子弟漸通王化,曉我中原禮儀物產(chǎn)之盛;三可緩解中原學子積壓之困,予其一條出路。”
“至于所需束修薪俸?!彼D了頓,強調(diào)道。
“一概由棉業(yè)商會收益中支取,不動用國庫正項,亦不增加地方負擔?!?/p>
“眾卿以為如何?”
長孫無忌稍一思索,便透徹理解了此策背后的深遠意圖,立刻附議。
“陛下圣明!此策寓教化于實務,潛移默化,潤物無聲,實乃老成謀國之見!”
“既可應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之急需,又可固嶺南長治久安之根基,更能廣施朝廷恩澤于邊陲,臣深以為然!”
房玄齡也捻須點頭,補充道。
“陛下所慮極是。”
“由商會出資,名正言順,馮盎等處亦難有理由強硬反對。”
“且所教皆乃利于生計之實用之學,于當?shù)匕傩沼星星袑崒嵵砸?,推行起來阻力必然小得多?!?/p>
“臣以為,此試點之策,穩(wěn)妥可行?!?/p>
戶部尚書也表示贊同。
“不動國帑而能成此大事,善莫大焉。”
“臣會協(xié)同厘清商會收益支取流程,確保賬目清晰,用之得當?!?/p>
其余幾位重臣也紛紛表態(tài)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