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教授童年時最珍貴的回憶,就是在晚霞漫天的秋夜,煤油燈下,爸爸媽媽、弟弟妹妹圍坐在桌邊大快朵頤,談天說地。
盤中那熱氣騰騰、蒸得通紅的河蝦,媽媽留一半白灼,一半包成云吞。小巧精致的云吞窩在奶白色湯汁里,散發(fā)著秋日獨有的鮮香,那一口下去,能把人的舌頭鮮掉。
后來,山村的經(jīng)濟發(fā)達起來,母親因病離世,他和弟妹也都長大離家,各有境遇。
這么多年,王教授什么山珍海味都吃過,上至米其林三星,下至路邊大排檔,但再也尋覓不到那一口童年獨特的美味。
沒想到,在校門口一個普普通通的路邊攤,那隱藏已久的記憶突然被喚醒。
舌尖品嘗到河蝦的鮮美,蝦油的香,紫菜又綿又韌的口感,路燈光暈下,細雨輕輕飄過臉頰……一下子就把王教授帶回了五十多年前的那個秋天,歲月流轉,但一家人依然聚在一起,笑著,鬧著,分享這來之不易的美味。
“回來了,全都回來了。”
王教授感動得鼻尖發(fā)酸,拿出手帕,輕輕擦了擦眼角。
突然,王教授有點后悔。
早知道那么好吃,他就該買上十份八份。
萬一這個年輕人哪天不來擺攤了呢?
那豈不是天都塌了!
……此時的王教授已經(jīng)全然忘記,不久前自己是如何地心疼憐惜簡云藍,認為他是讀不起大學才選擇擺攤。
“擺攤又如何?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,”王教授自言自語,“勞動最光榮!擺攤怎么就比不上讀大學了呢?”
最主要的是,如果未來吃不到簡云藍的云吞了,他真的會瘋!
就這么一會功夫,小吃攤前的隊伍又變長了,越來越多的路人加入。
王教授顧不得傷感,趕緊加入隊伍,又排起來。
好巧不巧,他的得意門生韓琳也在隊列之中,顯然也是吃完一份,再排的第二份。
韓琳偷覷王教授幾眼,后背冒冷汗,生怕他問自己論文的進度,或者要給自己來一場現(xiàn)場組會。
而王教授似乎確實想要說些什么。
只聽到王教授猶豫再三后,狀若不經(jīng)意地開口:“韓琳啊?!?/p>
韓琳渾身的肌肉緊繃。
救命救命救命,萬一王導問她論文,她就完蛋了。
她怎么好意思說,自己已經(jīng)連排了兩天的小吃攤,論文是一字未動??!
王導最擅長的就是靈魂三連:
今天讀文獻了嗎?有什么心得體會?論文寫了多少?
眼前,王教授露出智慧的微笑,果然發(fā)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