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承乾的動作很快。
拿到百騎司關于張元禮案的完整卷宗后,他并未急于將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,而是帶著卷宗和一份詳盡的條陳,入兩儀殿面圣。
條陳上,他并未提及趙牧,而是將“流水線,標準化,利益捆綁”的核心思想,巧妙地轉(zhuǎn)化為一套針對將作監(jiān),軍器監(jiān)等要害官署的《工匠管理及技術保密新則》。
李世民覽畢,眼中精光閃爍。
這方案直指要害,既解決了保密難題,又提升了效率和工匠積極性,可謂老成謀國之策。
他幾乎未作修改便朱批:“準奏,著太子全權督辦,率先于將作監(jiān)試行,若有成效,推及諸司!”
有了皇帝的無條件支持,李承乾雷厲風行。
他親自坐鎮(zhèn)將作監(jiān),召集所有大小官吏與大匠。
宣布新規(guī)時,臺下果然響起一片嗡嗡的議論聲。
一位須發(fā)皆白的老匠作少監(jiān)顫巍巍出列:“殿下,此舉是否過于…急切?”
“工匠各司其職,自古皆然,然如此細分,恐割裂技藝傳承,且有違尊師重道之倫啊?!?/p>
李承乾早有準備,沉靜回應:“杜少監(jiān)所言,乃為技藝長遠計,孤心甚慰?!?/p>
“然,國之重器,安危所系,非同小可。非常之時,當行非常之法?!?/p>
“技藝傳承,非止于師徒口耳相傳,更在于標準確立,流程優(yōu)化?!?/p>
“至于尊卑,”他話鋒一轉(zhuǎn),聲音提高,“新規(guī)明定,依技藝高低,貢獻多寡定薪俸賞格,能者多勞亦多得!”
“設立天工獎,卓越者,孤將親自向陛下請旨,賜予勛官散職!此間尊榮,豈是固守陳規(guī)可得?”
此言一出,臺下工匠們的呼吸瞬間粗重了許多。
提高待遇,還有機會做官?
這是他們祖輩都不敢想的事情!
利益的繩索一旦捆綁到位,許多阻力便悄然化為了動力。
那老匠作看了看身后那些眼中驟然亮起光芒的徒子徒孫,張了張嘴,最終嘆了口氣,退回隊列。
試行工作雖初期有些磕絆,但總體推進順利。
李承乾每日忙于協(xié)調(diào),督促,檢查,雖疲憊卻充滿干勁。
他看到那些原本因循守舊的眼神變得專注,聽到工匠之間開始討論如何優(yōu)化自己負責的那一步工序,心中對那龍首原山莊的敬佩又深了一層——趙兄總是能于無聲處,掀起波瀾。
與此同時,天上人間卻又是另一番熱鬧景象。
趙牧確實覺得有些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