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月初六,午后。
靖安司都統(tǒng)沈清帶著兩本厚厚的卷宗,腳步匆匆地走進皇宮。
明德殿東暖閣,大燕皇帝姜宸斜靠在榻上,示意曾敏將那兩本卷宗放在案上,看向沈清問道:“昨日薛淮入了東宮?”
沈清應道:“回陛下,薛侍讀于辰時二刻入宮,巳時末刻出宮,前后待了將近兩個時辰。從侍儀官的記錄來看,薛侍讀昨日為太子殿下講了西漢昭帝辯霍光之忠的典故?!?/p>
天子不置可否,又問道:“二人相處得如何?”
沈清言簡意賅地說道:“頗為投契。”
天子不再多問,雖說他比較在意太子和朝中重臣的私下接觸,但是一個翰林院侍讀還不至于讓他對太子忌憚,即便他知道太子籠絡薛淮是因為站在此子身后的沈望。
“往后薛淮和東宮的接觸不必多管,除非牽扯到沈望?!?/p>
聽到天子的叮囑,沈清垂首應下。
靖安司和朝廷部衙不同,他們是天子的耳目,一切舉動都只會聽從天子的旨意,視其余人為無物。
提到沈望,天子順勢問道:“沈望這幾日做了些什么?”
沈清答道:“沈尚書正在擬定工部各司新任郎官的名單,其中有兩人先前是查辦處的官員,分別是都察院監(jiān)察御史袁誠,如今擬任都水司郎中。另一位是刑部主事方既明,如今擬任屯田司員外郎?!?/p>
他之所以特地提出這兩個人,一方面是他們在查辦處做事的時候表現(xiàn)很出色,另一方面則是二人的品階提升跨度比較大。
袁誠從正七品升為正五品,方既明從正七品升為從五品。
不過他們和薛淮的情況不同,袁誠入仕十二年,方既明入仕九年,二人無論能力、資歷還是功勞都已足夠,先前只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契機,再加上朝中無人提攜,這才原地踏步多年。
如今他們通過查辦工部貪瀆案嶄露頭角,又得到沈望的青睞和賞識,升官是情理之中,即便步子邁得有些大,也算是對他們過去多年勤勤懇懇的補償。
天子很快就想清楚個中利弊,雖說沈望的自作主張讓他不喜,但是在當下的朝局中,他仍舊需要這樣一位清流領袖的存在。
只要沈望還在朝堂之上,寧珩之和歐陽晦這對老狐貍就不會徹底激化矛盾,他們會始終處于一個相互警惕但又表面平和的狀態(tài),否則無論誰率先出手,最后都有可能便宜了沈望。
天子不在意這兩人偶爾給對方下絆子,卻不希望看到他們大打出手,把朝堂弄得烏煙瘴氣。
既然沈望不能倒,而且這次讓他接手工部已經起到敲打的作用,天子自然不會介意他帶幾個得力的幫手去工部。
略過這個話題,天子緩緩道:“你前日說的江南沈家又是怎么一回事?”
沈清將廣泰號北上并且遭遇麻煩的事情簡略陳述一遍,又提起當年薛明章和沈青鸞之父沈秉文的交情。
“戶部……”
天子沉吟,略感不悅地說道:“王緒這個老滑頭也想效仿薛明綸?”
他不在意江南沈家的生死,但是對于戶部這種自成一體、與晉商勾連愈發(fā)緊密的行為很不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