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稱呼的由來,得從余望舒剛出生那會兒說起。
彼時周蘭序抱著襁褓里粉雕玉琢的小嬰兒,看著窗外剛爬上山頭的月亮,忽然就紅了眼眶。
她轉(zhuǎn)頭看向坐在旁邊翻字典的余松州,聲音輕得像羽毛
“你說,叫她什么好呢?”
余松州推了推老花鏡,指尖在泛黃的書頁上慢慢滑過,最后停在
“望舒”
兩個字上。
那是《離騷》里的句子:“前望舒使先驅(qū)兮,后飛廉使奔屬”,注解里寫著
“望舒,月御也”——
是神話里為月亮駕車的神,后來便成了月亮的代稱
“就叫望舒吧”
老爺子的聲音帶著點難得的鄭重,他輕輕碰了碰孫女柔軟的小臉蛋
“咱們的小姑娘,就像月亮一樣,清清亮亮的,走到哪兒都帶著光”
周蘭序望著他手里的字典,又低頭看了看懷里嬰兒眼尾那抹淡淡的月牙形胎記,笑著點了點頭
“好啊,望舒,余望舒。那咱們就叫她月月,既是望舒的意思,聽著也熱乎”
于是從余望舒會咿呀學語開始,“月月”
這個稱呼就成了老兩口的專屬
她剛學會走路時,在院子里追著蝴蝶跑,周蘭序在廊下晾衣裳,嘴里喊著
“月月慢點,當心摔著”
她背著小書包第一次去幼兒園,余松州蹲在門口給她理書包帶,反復叮囑
“月月在學校要乖乖的,爺爺買了糖葫蘆等你放學”
后來她長大了,在出國留學那年,在機場過安檢時,隔著老遠還聽見余松州扯著嗓子喊
“月月!到了給家里報平安!”
周蘭序在一旁偷偷抹眼淚,嘴里卻也跟著念叨
“我們月月最能干了,到了那邊好好照顧自已……”
歲月一晃十幾年,當年的小嬰兒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,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