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沉和寧吉就像兩個徹頭徹尾的“外人”,看著學塾外這片曬谷場空地的熱熱鬧鬧。
每當這個時候,看上去人高馬大、身材健碩的趙樹下,就派上用場了,因為師父會要求他演練一套拳法。
趙樹下臉皮薄,其實一開始就挺尷尬的,關鍵師父還叮囑他,一定要弄出點動靜聲響來,塵土飛揚,兩只衣袖噼啪震響。
這對于那些好動的男孩子來說,看那個趙樹下打拳,比跟著家里長輩去縣城那邊趕集、看廟會,或是年關時節(jié)購買年貨,差得不多了。
而陳平安自己,就自顧自去廚房吃飯去了,端著碗,斜靠門口,站在那邊看趙樹下的笑話。
蒙童里有三個女孩,喜歡踢毽子,于是陳平安就做了幾只銅錢雞毛毽子,順便做了個雞毛撣子。
陳平安偶爾會喊一個面黃肌瘦的蒙童,一起吃午飯,這個孩子坐在學塾中間一列,瞧著卻比剛入學的五六歲蒙童還要矮小瘦弱,只是喊了兩次,孩子都紅著臉沒點頭,陳平安想了想,就不再堅持。
因為學費收得低,蒙童人數(shù)也不多,所以陳平安就在學塾附近開辟出一塊菜圃,圍以一圈竹編柵欄,再養(yǎng)了些雞鴨,又用一個低價,跟鄉(xiāng)人租借了一小片竹林和茶園,與趙樹下一起在山上墾荒,種了些玉米之類的農(nóng)作物,以及栽種下桃、枇杷等果樹。原本陳平安還想著是不是做個豬圈,買兩只豬崽兒,還曾想著種些桑樹,只是不管養(yǎng)豬還是養(yǎng)蠶,氣味都重,想想就算了。
真要改善伙食,可以去山上布置陷阱下套子,實在不行,讓趙樹下抓頭麂子、野豬就是了。
陸沉斜靠日晷,伸出一根手指,凌空寫了個一個“丂”字,字跡如濃墨重筆,懸空經(jīng)久不散。
道士與一旁少年笑著解釋道:“這個字,后來就演變成了‘于’,古意是氣欲舒展之貌。過兩天,會有一位道門老神仙,做成一樁合道星河的壯舉,老真人就是這個姓氏,山上習慣敬稱他為符箓于玄,有點類似陰陽家一脈的‘談天鄒、說地陸’,當然還有浩然三絕之一的劍術裴旻?!?/p>
說到這里,陸沉一抬手,手中便多出兩根青竹材質(zhì)的行山杖,拋給少年,笑道:“走,帶你逛逛附近的山水。”
寧吉伸手將綠竹杖接過手,說道:“陸道長,我腳力還行。”
陸沉率先挪步,走出學塾這邊的曬谷場,沿著一條溪邊小路,往隔壁村子那邊行去,隨口笑道:“無論是文人雅士的游山玩水,還是討生計的跋山涉水,總有體力不濟的時候,退一萬步說,哪怕一個人腳力再好,心呢。拿著就是了。”
頭戴蓮花冠的年輕道士,腰懸一只黑色袋子,以竹杖戳地,悠哉悠哉,“人之年少階段,除了求學,增長見識,還需要講究一個培元氣養(yǎng)精神,強身健體,穩(wěn)固體魄。”
“要時常讓識神退位,元神歸位,這就是我們道家所講的‘常保赤子’。至于何為識神,何謂元神,你將來如果有機會修行,自會明白,記得與你的傳道恩師多問一句,元神與元嬰的淵源?!?/p>
“你以后在求學路上,修道途中,肯定會遇到一種糾結的人,與好壞、善惡無關,就只是心不定?!?/p>
“曉得自己做錯了事,要愿意與人說對不起,遇到他人的過分要求,也要敢說一句不可以,如此一來,做人就比較輕松且清爽了,活得不別扭,故而元神自在,我還是我,物隨心轉,我就是我。”
來到溪邊,陸沉掬水洗臉,岸邊有一棵綠蔭蒼翠的老樟樹,陸沉坐在石頭上邊歇息片刻,從袖中摸出一本陳平安在空白處寫滿細小文字的批注本,笑道:“不可一味推崇古人,盲目高看古書,一門心思向故紙堆里鉆去,而不出來,出不來?!?/p>
“就像陳平安這樣,讀書須先厚其書,再薄其書,最終做到一事,余下幾句與書上心心相印的言語,或是一二個道理,任何一本書籍,無論是號稱百世不移的經(jīng)典,還是不夠正統(tǒng)、甚至是被視為不入流的雜書,能夠從中得到一兩個真正屬于自己的道理,就已經(jīng)是很難得的事情,就不算白讀?!?/p>
說到這里,陸沉伸出左手,雙指并攏,輕輕擰轉畫圓數(shù)圈,少年驚駭發(fā)現(xiàn),仿佛樹蔭的那份青翠綠意都被道士給凝聚起來了,陸沉再往溪水中張望一番,一勾手指,便有一塊shi潤青石躍出水面,攥在右手搓動一番,碎屑簌簌而落,最終變成了兩方長條青綠色素章,道士雙指捏住素章,左手手指作刻刀,開始篆刻印文,分別是“開卷有益”和“寧吉讀過”,交給少年,微笑道:“將來遇到某本心儀的好書,可以在書頁上鈐印這兩方印章。”
少年委實是見之心喜,就不客氣了,連忙與陸掌教道謝,陸沉笑著擺擺手,“跟貧道客氣什么,真要過意不去,將來修行路上,自報名號之余,可以額外添上一句,陸沉是你的小師父。雖然你我是做不得名正言順的那種師徒了,做人須念舊,昔年香火情還是要講一講的嘛。”
隨后少年跟著道士一起走在山路間,頭頂烏云密布,悶雷陣陣,看樣子是要下雨了。
當他們來到一處山頂,當?shù)赝寥?,將此地俗稱為送駕嶺。
霎時間,大雨磅礴,天地昏暗。
陸沉給寧吉遞過去一把油紙傘。
雨水傾盆而落,如天漏缺口一般。
兩人撐傘站在原地,陸沉微笑道:“何謂完人,天性舒展無遺漏。”
“天地間的制度等,讓孩子們自己翻看,有問題就可以跟他詢問生僻字或是某句話的語義。
陳平安也會拿出一些實物,放在桌上,類似版刻一般書鋪隨處可買的幾本碑帖,自己雕刻的幾方印章,瓷器等等,讓蒙童有個最為直觀的印象,弄清楚一個什么是什么。
再就是一些農(nóng)忙時節(jié),鄉(xiāng)塾就會只上半天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