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了一會兒,見年輕隱官沒有開口說下去,韋玉殿只得問道:“比如?”
見她依舊沒有開竅,陳平安只好退而求其次,幫她解釋道:“比如那位上古劍仙的轉(zhuǎn)世今身,就是好像跟你處處事事糾纏不清的高逸。又比如不是高逸,而是別人,在你煉化額外第一把飛劍的時候,他可能就會走到你跟前,到時候你會怎么做?”
韋玉殿心亂如麻。
陳平安緩緩說道:“這種因果循環(huán),討債還債,躲避是沒有用處的,無非是自作自受,不過是自解自消。不分山上山下,欠債還錢,化孽緣為善緣,就是修行,修在山中,行在山外。山上山下有路可走,就是道,性命人情合乎天理,就是法。合在一起,就是修行道法。”
韋玉殿停下腳步,鄭重其事稽首為禮,“銘記在心,謹遵教誨?!?/p>
謝狗又開始詢問一般供奉了,“龍聲道友,聽得懂么?”
老聾兒本想說一句這么深入淺出的道理,有什么聽不懂的,只是礙于“遠古白景”的積威深重,老聾兒話到嘴邊還是改口,“聽不太懂,只覺得道理高明。”
謝狗拍了拍老聾兒的肩膀,眼神憐憫道:“悟性差了點,難怪會跌境。”
陳平安與問了些她與高逸的前因后果,大致有數(shù)了,便說道:“就此別過?!?/p>
韋玉殿雖然很想多聊幾句,但是他都已經(jīng)下逐客令了,她只好告辭離去,突然想起一事,問道:“那個高逸?”
陳平安笑道:“大概是被龍聲前輩嚇退了?!?/p>
老聾兒倍感無奈。
韋玉殿走到自家酒鋪門口,她忍不住回望一眼。
她沒來由想起一句師尊經(jīng)常臨摹吟誦的詩,今交如暴流,倏忽生塵埃。古交如真金,百煉色不回。
這位年輕隱官,確有古時游俠的風(fēng)骨君子氣。
約莫還有小半炷香的閑余光陰,來到城墻根,陳平安看著那個快要散架的陸地劍仙,直到現(xiàn)在還沒有半點清醒跡象,坐鎮(zhèn)此地的那位文廟陪祀圣賢,也沒有露面“勸架”的意思,就這么晾著一位年輕宗主。一個道齡不過兩甲子的玉璞境,還是一位劍修,這么年輕就開宗立派,別說擱在流霞洲,就是放眼整個浩然天下,都是了不得的人物。
謝狗好奇問道:“為何不喊來韋玉殿,與這位躺地上呼呼大睡的劍仙,來個鼓對鼓鑼對鑼,當(dāng)面說清楚?”
陳平安說道:“假設(shè)高逸真是韋玉殿的討債之人。有我們在旁邊,韋玉殿道心深處,難免有恃無恐,修道之士,人力未曾窮盡之時,不可以憑恃外力脫劫。此事于修道有礙。”
老聾兒點頭道:“是這個道理?!?/p>
陳平安笑問道:“下這么重的手?”
謝狗哈哈笑著,“我這是救他命呢?!?/p>
老聾兒還是點頭附和,白景前輩此言不虛。
換成年輕時候的齊廷濟,同樣被他聽見那番言語,估計這廝已經(jīng)上路了。
謝狗斜瞥一眼老聾兒,開始以次席供奉的身份對一般供奉發(fā)號施令了,“呲醒他?!?/p>
在落魄山上,境界沒用處,好不容易逮著個比她更晚進入落魄山的,而且還是個當(dāng)慣了出氣筒的妖族修士,不得薅他一薅?
老聾兒腦子又沒有缺根筋,豈能照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