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昌二十四年,上元佳節(jié)。
積雪被掃至街角,檐下冰棱折射著初升的日光,雖寒意未消,空氣中已彌漫開一分暖意。
朱雀大街兩側(cè),各色彩綢扎成的燈棚鱗次櫛比,匠人們正懸掛尚未點燃的花燈,描龍畫鳳、走獸飛禽,形態(tài)各異,只待夜幕降臨,便是火樹銀花不夜天。
前幾日裴照野高熱未退,安陽郡君親自前來探病,本已屬厚待,還贈了一車上好的藥材,倘若不欲斟酌回禮,實在屬不恭之舉。
她已派人打探過,蕭允貞幾乎不曾回郡君府,大多時候都賴在楚王府上,同其姐夫王攸然來往密切。
病氣退去便以至上元,裴照野本想登門致謝,不想楚王奉命監(jiān)國,早已入宮操持佳節(jié)事宜。
故命人備好青州石末硯、金粟山藏經(jīng)紙、松煙墨錠幾樣文房,余一件釉色薄胎白瓷茶臼,另特意為安陽郡君贈一把素面黃檀琵琶,皆于卯時送往楚王府中。
裴府靜思齋內(nèi),炭火溫煦。
裴照野端坐輪椅,膝上覆著厚毯,面前案幾上攤著一封簡短的信箋。
紙是上好的灑金云紋箋,墨跡卻帶著幾分酒后特有的狂放不羈,正是蕭允貞親筆——裴含章:所謂謝禮,不過俗物堆砌,無趣至極。
若真有半分誠心,今夜酉時三刻,西市開遠門前,不見不散。
蕭允貞上青梧侍立一旁,眼看自家主子容色蒼白如故,乃低聲道:“娘子,燈市人潮如沸,您身子剛見起色,恐不宜……”“更衣,備車。
”裴照野長嘆一聲,闔目蹙眉,以指腹輕揉額角,因病故聲猶微啞,然辭氣斬截,不容置喙。
“是。
”青梧深知主家脾性,不再多言,只默然安排車駕、扈從,復(fù)為櫛沐更衣。
-酉時三刻,開遠門前。
西市沉溺在暖融當(dāng)中,幻境千樹萬樹懸彩燈,魚龍曼衍,光耀如晝。
鰲山聳立,彩樓高結(jié),絲竹管弦之聲與人群的喧嘩笑語交織沸騰,空氣里浮動著糖人、胡餅、烤肉的香氣,以及點燃燈燭的松油煙火氣。
一輛半舊的青篷小車在離約定地點稍遠的僻靜處停下。
車簾掀開,青梧和另一名健仆小心地將輪椅抬下。
裴照野終究是依約來了,作一身月白云紋暗花吳綾錦袍,料子柔滑細膩,泛著內(nèi)斂而溫潤的緞光。
外罩一件深青鶴氅,銀狐鋒毛沿邊鑲滾,既擋料峭春寒,又添幾分峭拔風(fēng)骨。
墨發(fā)梳理得一絲不茍,僅以一支素銀嵌青玉蓮冠束于頂心,幾縷鴉羽般的碎發(fā)不羈地垂落鬢邊,襯得面龐愈發(fā)蒼白如冷玉,唇上薄施一層極淡的醉環(huán)娘色口脂。
相傳弘農(nóng)楊氏楊玉環(huán)榮色絕倫,又出身世家,本已娶了唐玄宗男兒李琩。
開元二十五年,李隆基痛失摯愛,郁郁寡歡,又見環(huán)娘與其愛侶武氏容貌頗有幾分相似,便詔令楊玉環(huán)前往儷山伴駕,環(huán)娘尚不敢抗旨,只得隨李隆基其妹玉真道長至華清宮,時楊玉環(huán)不過弱冠,身體康健,整陪侍了十八個日夜。
后李隆基便逼得環(huán)娘休夫,贅進李唐皇室。
楊玉環(huán)美貌盛名,雍容華貴,醉環(huán)娘色便是比擬其醉酒后面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