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?!?/p>
馮勝頓時站得筆直,低頭回答道:“臣已經(jīng)到了漳州,與鄭成功、張煌言匯合?!?/p>
“嗯?!?/p>
那邊老朱的聲音傳來道:“讓鄭成功和張煌言依次跟朕說?!?/p>
“是?!?/p>
馮勝把耳麥摘下,招手示意鄭成功過來道:“陛下要與你們說話。”
鄭成功有些發(fā)愣,還是被張煌言推了一下這才小心翼翼走過來,雙手上捧姿勢接過耳麥,隨后又按照馮勝的指示戴上,又小心翼翼地道:“臣朱成功?!?/p>
“哈哈哈哈。”
那邊老朱爽朗的笑容傳來道:“你很不錯,國家危難之際,雖沒有力挽狂瀾的本事,但至少有這份氣節(jié)就挺好?!?/p>
鄭成功有點哭笑不得。
都不知道這是在夸獎還是貶低。
但沒辦法,南京之戰(zhàn)他打的確實很丑陋。
當時他實際兵馬在八萬左右,號稱十七萬,而清軍加上援軍總兵力也就一萬多人。
結(jié)果自己指揮失誤,除了被人家用了拖延的計策以外,還分兵出擊,在他水師眾多,步卒力量弱勢的情況下不集中兵力,反而四處圍攻,錯失良雞,造成失敗。
因而被老朱這么說,他也只能虛心慚愧地說道:“是臣無能?!?/p>
“無妨?!?/p>
老朱想了想道:“你雖不能扶大廈將傾,至少也是忠心耿耿,沒有學(xué)你爹那樣反復(fù)無常,落得貳臣的罵名下場。這是你的功績,朕既然來了,這延平郡王就算了,朕封你為靖海公,將來大明再立,還需要爾等盡心輔佐,且將來大明應(yīng)多發(fā)展海貿(mào)以充國庫,你家在海上勢力根深蒂固,可為東南屏障?!?/p>
“謝陛下。”
鄭成功大喜。
他絲毫沒有因為從郡王改為國公而不滿。
畢竟南明的郡王含金量,怎么比得上朱元璋親賜的國公含量金高?
未來即便老朱走后,大明再出現(xiàn)什么別的郡王親王,作為太祖爺親賜的國公,他也照樣橫著走。
“嗯,讓張煌言接吧?!?/p>
“是?!?/p>
鄭成功恭恭敬敬地把耳麥遞給張煌言。
張煌言同樣小心翼翼地接過耳麥說道:“陛下,臣張煌言?!?/p>
“你很好?!?/p>
老朱心情不錯,說道:“這幾日南京這邊正重整秩序,定官職尊卑。汝功績甚偉,朕欽定你為內(nèi)閣首輔,待福建平定后,就來南京履職吧?!?/p>
“多謝陛下?!?/p>
張煌言沉聲道:“臣不在乎官位大小,也不在乎是否擔(dān)任內(nèi)閣首輔,臣只希望驅(qū)除胡虜,恢復(fù)我漢人江山,不愿再看到山河凋零,韃子欺凌屠戮我漢人百姓,這是臣此生之愿矣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