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原本是想背一把劍的,好歹裝裝劍修樣子,只是見陳平安背了把劍,關(guān)鍵瞧著還挺人模狗樣,就只好作罷。
劉羨陽此刻氣定神閑,雙臂環(huán)xiong,就那么站在山門口牌坊不遠(yuǎn)處,仰頭看著那塊匾額榜書“正陽”二字,然后臉上神色,逐漸別扭起來。
之前陳平安那家伙跟他開玩笑,說你那名字取得好,是不是羨慕正陽山的意思?愣是把劉羨陽給整懵了半天,被惡心壞了,喝了一壺悶酒都沒緩過神,正陽山真是造孽啊,明兒問劍,得與他們祖師堂提個意見,不如聽句勸,改個名字。
昨天在過云樓那邊喝酒,玩笑之余,陳平安丟出一本冊子,說是明天問劍可能用得著,劉羨陽隨便翻了翻,只記了個大概,沒上心。
年老一輩的,竹皇,夏遠(yuǎn)翠,陶煙波,晏礎(chǔ)等人在內(nèi)的這些個老劍仙,本命飛劍如何,問劍風(fēng)格如何,有哪些殺手锏,那本陳平安幫忙撰寫的“家譜”上邊,都有詳細(xì)記載。
還有年輕一輩的年輕劍仙們,尤其是那撥有可能率先現(xiàn)身問劍的,柳玉,庾檁,吳提京,元白……冊子里邊一個不落,都榜上有名。
不是劉羨陽自負(fù),當(dāng)真眼高于頂?shù)搅四恐袩o人的地步。
而是當(dāng)一個人身邊有個朋友叫陳平安的時候,就會后顧無憂,格外輕松。
不過劉羨陽確實很自信,從小就是如此,學(xué)什么都很快,不但入門快,只需要隨便花點心思,任何事情就可以登堂入室,就像燒瓷一事,十?dāng)?shù)道手藝環(huán)節(jié),道道關(guān)隘,都是學(xué)問,可劉羨陽只花了小半年的功夫,就有了老師傅數(shù)十年功力積淀的精湛水準(zhǔn)。
姚老頭那么眼光挑剔的龍窯窯頭,一樣只能念叨幾句手藝之外的大道理,什么瓷器燒造,是火中由來物,卻得悉數(shù)褪了火氣,才算一等一的上佳物件,之后擱放越久,如置水中,悄悄磨礪百千年,越見瑩光。
陳平安這家伙,就要笨了點,做事情又認(rèn)真,所以就只能乖乖跟在他后頭,有樣學(xué)樣,還學(xué)不好。
劉羨陽半點不著急,既然已經(jīng)放話問劍,就根本無所謂誰來領(lǐng)劍,最好就這么拖著,讓正陽山內(nèi)外的一洲修士,多領(lǐng)略一番劉大爺?shù)挠駱渑R風(fēng)。
劉羨陽看著那匾額實在糟心,就干脆收回視線,開始閉目養(yǎng)神。
當(dāng)時從客棧御風(fēng)趕來此地,途中回望一眼過云樓,發(fā)現(xiàn)陳平安不知所蹤了,不曉得這家伙鬼鬼祟祟,這會兒偷摸去了哪里。反正肯定不是一線峰祖師堂那處的“劍頂”,不然早就鬧開了,自己在山門口的問劍,所以說陳平安這家伙還是厚道,不搶風(fēng)頭。
這樣的朋友,不用太多,一個足夠。
日煉千歲夢,夜游萬年人。
說的,就是我劉羨陽。
白鷺渡管事韋月山,匆匆忙忙御風(fēng)趕到山上過云樓,然后與師妹倪月蓉面面相覷。
而與曹沫一同住在這處甲字房的好友,不是一位來自老龍城的山澤野修嗎?怎就突然變成了龍泉劍宗嫡傳的劉羨陽?
由此可見,那位頭戴蓮花冠道門真人,關(guān)牒作偽,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。
可那化名曹沫的那位年輕道人,身上那件青紗道袍,織造考究,滿身水云氣,手捧一支白玉靈芝,更是為那隱士山中客的道氣,畫龍點睛一般,襯托得那“曹沫”,何等仙氣縹緲,哪怕這廝說自己不是道門中人,都沒人信啊。
最少青霧峰這對師兄妹,直到這一刻,都覺得那人只是虛報名字,定然還是一位名載道統(tǒng)、身負(fù)道牒的道家仙師。莫不是這趟遠(yuǎn)游,是為劉羨陽那場必死無疑的問劍,靠著頭頂那蓮花冠,護(hù)道而來?
倪月蓉哭喪著臉,心中恨那劉羨陽活膩歪了找死都不找個好地方,更恨極了那個幫兇曹沫,倪月蓉一袖子打爛身后那張她不去看都顯礙眼的藤椅,跺腳道:“這兩個挨千刀的王八蛋,好死不死,是從我這兒漏去一線峰鬧事的,宗主和老祖?zhèn)儎优仡^責(zé)怪我辦事不利,怎么辦???”
韋月山安慰道:“未必全是壞事,山下不是有個說法,老百姓建造房子,不鬧不紅火嘛,有點小磕小碰,反而會是好事。這兩個藏頭藏尾的,都沒那黃河的那份氣度,我猜?lián)嗡懒耸且晃唤鸬ο?,外加一位元嬰境的道門修士,就他們倆,擱在別處,抖摟威風(fēng)不難,在咱們這兒,注定掀不起什么風(fēng)浪,只是幫著助興罷了?!?/p>
倪月蓉輕輕點頭,只是難掩神色哀愁,一雙水潤眸子,盡是委屈。
一線峰山巔的祖師堂門外廣場上,只有那撥來自瓊枝峰花木坊的年輕女修,還在忙碌眾多座位案幾的花卉瓜果,貴客觀禮一事,座位的安排,每一把椅子的擺放和落座,都不能有絲毫紕漏,不然就是得罪人了,所以回頭她們還需要各自領(lǐng)著一撥人入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