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線峰山巔的祖師堂門外廣場上,只有那撥來自瓊枝峰花木坊的年輕女修,還在忙碌眾多座位案幾的花卉瓜果,貴客觀禮一事,座位的安排,每一把椅子的擺放和落座,都不能有絲毫紕漏,不然就是得罪人了,所以回頭她們還需要各自領著一撥人入座。
此刻并無任何一位正陽山劍仙在此看護,因為沒必要,這處山門重地,禁制森嚴,山頂劍氣縱橫,細密無缺漏,劍氣凌厲,劍意沉重,使得山巔處無任何花草樹木能夠存活生長,連那山峰石壁都得依憑陣法和術法淬煉,才不至于崩碎,所以祖師堂本身,就是一座天然的護山大陣,連她們都需要懸佩正陽山秘制齋戒牌,才能夠行走自如,呼吸順暢。
換成尋常金丹劍修,擅自登頂,置身此處,就像一場實力懸殊的問劍,一著不慎,就會觸發(fā)劍氣,運氣好,重傷遠遁下山,運氣不好,就算把身家性命交待在一線峰了。
這些姿容秀美的鶯鶯燕燕們,當下雖然忙碌,卻井然有序,個個滿臉喜慶,她們偶爾的竊竊私語,都是閑聊那些名動一洲的年輕俊彥,比如自家山上的吳提京,還有龍泉劍宗的謝靈,以及真武山那個輩分極高的余時務,據(jù)說是個相貌極英俊、氣質極溫和的男子,至于那個書院君子周矩,更是有趣極了,賢人君子賢人再君子輪流來。
當然肯定也會聊那南岳范山君的女子身份,以及北岳魏山君的那份風神高邁,容儀俊逸。
正陽山的一線峰,除去那條普通的登山神道主路,還有十條由劍仙親手開辟出來的登山“劍道”,世代相傳,傳承有序,只是其中七條,都已經先后登頂,這就意味著正陽山歷史上,出現(xiàn)過七位證道的玉璞境劍仙,最近一位,正是老祖師夏遠翠。其余三條,距離山頂,還有些差距,其中就有撥云峰、翩躚峰和對雪峰歷史上三位元嬰境,開辟出來的劍道。
這就是正陽山舊十峰的由來。
所以祖師堂又名為劍頂,寓意一洲山河內,此地已是劍道之巔。
證道長生,逆天行事,只在爭字。
后世劍修,入我山中,當不惜性命,仗劍登頂,腳踩山河,身邊再無旁人。
這些都是正陽山弟子早就爛熟于心的祖訓。
離著山頂不遠處,竹皇領著三四十號仙師,在一座停劍閣暫時休歇,原本等著諸峰貴客來此匯合,人到齊后,由山主竹皇領著所有的宗門嫡傳、觀禮貴客,按照正陽山祖例,一起從停劍閣徒步登山,需要不急不緩走上約莫兩炷香功夫,一起登上劍頂,再走入祖師堂敬香,之后就正式開始慶典,將護山供奉袁真頁躋身上五境的消息,昭告一洲。
不曾想來了個自稱劉羨陽的悖逆之輩,喪心病狂至極,說是要問劍,拆祖師堂。
故而有舊十峰和新十峰之分的正陽山諸峰客人,好像就都不約而同地停步,不著急趕赴祖山,只等著看好戲了。
一線峰宗主竹皇,滿月峰玉璞境夏遠翠,秋令山陶煙波,掌律晏礎,這些老劍仙,都已經身在停劍閣。
至于護山供奉袁真頁,正陽山年輕弟子心目中的搬山老祖,當然不會缺席。
除去正陽山自家的祖師、嫡傳弟子,山外所有劍修,哪怕是身份尊貴的觀禮客人,都需要在此摘下佩劍。
所以曾經的李摶景才會笑言,是那劍修,又肯去正陽山那處小山頭摘劍賞景的,不配當劍修。
因為離著慶典還有小半個時辰,所以目前已經身在一線峰停劍閣的修士,都是與正陽山世代交好的老仙師,對那個年輕劍修不合時宜的啟釁,都面有怒容,豎子狗膽,太過猖狂了,阮邛怎么教出這么個不知禮數(shù)的嫡傳弟子。
竹皇略帶歉意,與諸多山上好友們笑道:“讓諸位看笑話了?!?/p>
先有黃河問劍于白鷺渡,后有劉羨陽現(xiàn)身于祖山門口,都要問劍,確實鬧騰了點。
白衣老猿雙手負后,獨自走到欄桿處,瞇眼俯瞰山腳門口,小崽子還挺識趣,知道雙手奉送一顆腦袋,來為自己的慶典錦上添花,若是隨便一兩拳打殺,會不會太可惜了?
一干看戲之人眨眼功夫,就發(fā)現(xiàn)好戲落幕了,似乎不太像話。
一位與大驪王朝頗有淵源的老仙師,先小心翼翼醞釀措辭,然后笑道:“那無知小兒,實在井底之蛙,宗主都不用如何理會,直接趕走就是了?!?/p>
竹皇搖頭道:“此人與我們正陽山,曾經小有過節(jié),再者此人祖上還與正陽山牽扯到一樁舊事,想必今天問劍,劉羨陽醞釀已久,很難善了。”
那位老仙師聽聞此言,立即心領神會,就不敢再當什么正陽山和龍泉劍宗的和事佬,很容易里外不是人,犯不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