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青同是想說一句“君子不奪人所好,你難道就這么昧掉這枚劍丸”,故意膈應(yīng)一下年輕隱官,只是掂量一番,覺得自己還是不要挑釁此人,所以反而改口道:“相見不相識,身在寶山不自知,終究還是緣法未到,竹籃打水。”
陳平安說道:“同樣深有體會。”
比如那個鄒子。
其實還有某位好像雙方素未蒙面、就成“宿敵”的年輕劍修。
而在陳平安參加文廟議事期間,鴛鴦渚那邊,當(dāng)時有個將幫人抄經(jīng)掙錢作為主業(yè)的年輕人,閑暇時經(jīng)常去那邊垂釣。
此人就是陳平安一直想要找出來的劍修劉材,同為數(shù)座天下的年輕十人之一。
劉材一人就擁有兩枚養(yǎng)劍葫,分別名為“心事”,“立即”,前者養(yǎng)出的飛劍最為鋒利,后者養(yǎng)出的飛劍最快。
而劉材與陳平安一樣擁有兩把本命飛劍,其中飛劍“碧落”,被譽為一劍破萬劍。
第二把本命飛劍“白駒”,甚至可以無視光陰長河的拘束。
劉材以養(yǎng)劍葫“心事”溫養(yǎng)飛劍“碧落”,用“立即”溫養(yǎng)飛劍“白駒”,簡直就是一種冥冥中的天作之合。
既是為劉材量身打造的,何嘗不是一種為陳平安量身打造?
因為明擺著恰好針對、克制、壓勝陳平安剛剛成為劍修之時的兩把本命飛劍,籠中雀和井底月。
陳平安問道:“這枚劍丸,可有名字?”
吳懿點頭道:“聽父親說,名為‘泥丸’?!?/p>
陳平安笑道:“是個很大的名字?!?/p>
吳懿沒好氣道:“陳山主就別往我傷口上撒鹽了。”
主客三人,彎來繞去,臨近一處僻靜院落,陳平安沒有去敲門,就只是止步不前,好像在等什么。
非但沒有探究屋內(nèi)言行,反而幫著那間屋子內(nèi)喝茶雙方隔絕天機,以至于青同都無法探究那處院落內(nèi)的動靜。
陳平安雙手籠袖,微笑道:“紫陽府的待客之道,還是一如既往的好?!?/p>
吳懿只當(dāng)沒聽出年輕隱官里邊的話里帶刺,她靠著廊柱,雙手環(huán)xiong,嗤笑一聲,“咱們紫陽府要是騰出一座大宅子,給蕭夫人下榻,估計她這幾天都沒個安穩(wěn)覺了,哪能如現(xiàn)在這般悠哉悠哉,煮名泉品佳茗?!?/p>
青同嘖嘖稱奇,小小元嬰水蛟,口氣比真龍都不差嘛。
只是很奇怪,青同發(fā)現(xiàn)陳平安好像半點不惱,反而笑著點頭附和道:“也對。”
青同難免好奇,何方神圣,能夠讓陳平安如此例外對待?
是那個艷名遠(yuǎn)播的白鵠江水神娘娘?還是那個爛大街的六境武夫?
多半是后者了。
好像身邊這位隱官大人,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講究。反著猜,總能猜中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