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清大路少人行,旁門左道爭入去,人間自古多歧路,天仙難見道難尋?!?/p>
陸沉喝了一口酒,掰了一只油膩雞腿,含糊不清道:“貧道覺得那位隋姑娘,以后的成就不會低,換成我是西洲兄,就算違逆了老觀主的安排,也要將那顆金丹送給隋姑娘,得此助力,隋姑娘的大劍仙,會是囊中物,若是她運道再好些,早年藕花福地之‘落’,就會是浩然天下之‘起’,當年做不成的事,以后可以補上。”
盧生無奈道:“若是陸掌教如此解字,就有點生搬硬套的嫌疑了。”
因為“隋”一字,如果不談作為姓氏的那個起源,只是按照文廟《守祧》,古義是祭祀過后剩下的祭品,“既祭則藏其隋”,故而又有圣賢添加注解,“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”。此外按照“召陵字圣”許夫子的說文解字,隋字又有“垂落”的一層意思。
陸沉嘿嘿笑道:“當真?隋右邊仗劍飛升失敗,其‘形銷骨立,灰飛煙滅’狀,像不像是藕花福地的第一場‘尸解’?正因為有了隋右邊的舉動,才有了后來俞真意的野心勃勃,從武夫練拳轉去登山修仙,立志要完成前人未完成之壯舉?!?/p>
俞真意對隋右邊確實推崇備至,曾經(jīng)有句自嘲,天下豪杰大丈夫,竟然皆是裙下之臣。
要說歷史上比隋右邊武學境界更高的,不是沒有,但是如隋右邊這般要跟老天爺較勁的,實無一人。
“你們藕花福地,如果一定要評選出歷史上的十大宗師?!?/p>
陸沉可以為昔年完整為一的藕花福地,說幾句蓋棺定論的言語了,“除了天下武學集大成者的丁嬰,此外被陳平安帶出福地的畫卷四人,再加上那個半點不講江湖武德、獨自跑到山上修仙的俞真意,都可以躋身此列。”
陳平安身邊的畫卷四人,連同隋右邊在內,身處于不同的朝代年月里,都曾是藕花福地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人。
魏羨是尋仙不成,最終老死,不過仍是活了一百二十歲,兩甲子高齡。魔教教主盧白象死于一場圍殺。
武瘋子朱斂……是自己求死,在那一城之內,幾乎將天下十人之外的九個,全部宰掉了。
最終被年紀輕輕的丁嬰僥幸“撿漏”,得到了朱斂頭上的那頂銀色蓮花冠。
而隋右邊,則做了一樁“前無古人,仗劍飛升”的驚世壯舉,汲取天下半數(shù)武運在一身,如仙人御劍沖天而起,可惜功敗垂成,她未能真正打碎那個堅不可破的天道瓶頸,她遞出無比璀璨的三劍后,竟是落了個血肉消融、形銷骨立的悲壯下場,尸骨墜落人間,繼而白骨化塵,就那么煙消云散了。
在那之后,天道不可違,好像就成了后世天下武夫的一條鐵律。
直到出現(xiàn)了丁嬰,以及福地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登山修行的“仙人”俞真意。
盧生笑著點頭,“沒什么爭議?!?/p>
陸沉說道:“按照各自巔峰實力來算,西洲兄,你覺得前三甲,該是怎么個名次?”
盧生搖頭道:“離開福地太久了,沒有親眼見過那些豪杰的出手,盧生不敢妄加評論?!?/p>
其實眼前這位盧先生,當然可以占據(jù)十人的一席之地,而且名次不會低,說不定能夠躋身前三甲。
當?shù)闷稹皠πg通神”這個說法,不然也教不出隋右邊這樣的嫡傳弟子。
其實在與天問劍這件事上,盧生要比弟子隋右邊先走一步,只是不如隋右邊那么萬眾矚目罷了,因為他是與老觀主問劍一場。
至于下場,毫無懸念,與隋右邊同樣是失去了肉身,落敗后,不得不“身穿”一件羽衣鶴氅,也就是當下這副老者形容的皮囊。
之后像是將功補過,奉了一道老觀主的法旨,離開藕花福地,來到桐葉洲,而盧生“飛升”一事,頗有幾分墻里開花墻外香的意味,就像刑官豪素當年從自家福地仗劍飛升,動靜極大,以至于大泉王朝京畿之地,因為這樁仙跡,有座郡城得名騎鶴城,當?shù)匕傩湛诳谙鄠?,曾?jīng)有仙人在此騎鶴飛升。所謂仙跡,其實就是個小山包,至今大泉市井坊間還有一句廣為流傳的童謠,“青牛誰騎去,黃鶴又飛來”。
之后盧生奉命去往玉圭宗,隱居在姜氏云窟福地,撐船擺渡掙幾顆雪花錢的老舟子,守著那顆藏在黃鶴磯崖壁間的“金丹”。
而這顆金丹的舊主人,曾是老觀主在遠古歲月里的一位道友,后者經(jīng)常做客碧霄洞落寶灘,與老觀主論道說法。
陸沉說道:“以純粹真氣‘填?!悄愕氖讋?chuàng),至于‘肝膽相照’,也是你率先摸索出來的一條煉氣路數(shù)。可惜隋右邊得了你的親傳,依舊只得其形,不得其神,后世俞真意是只得其神,因為你留下的那些書籍,隋右邊當年有意將其珍藏起來,并未銷毀,但是輾轉流落到俞真意手上的,到底不足半數(shù)。”
盧生抿了一口酒水,神色蕭索,“我當年翻遍官家史書和一些稗官野史,最終發(fā)現(xiàn)歷朝各代,好像都有那些外鄉(xiāng)人的謫仙降臨,一些人是性情大變,某些人是憑空出現(xiàn),在人間橫行無忌,我因此得出一個結論,既然人外有人,那就定然是天外有天了,古書上所謂的得道飛升,位列仙班,可能就是個笑話,比如我所處的‘天下’,可能是一處無人問津的僻靜山野之地?!?/p>
“我當年不自知亦是其中一員,頗為憂愁此事,就想要出去看看,舍不得一身武學,半途而廢,只好自己一邊默默摸索道路,再尋找一個最接近書上所謂‘修道胚子’的弟子。只是到頭來,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。作為一個儒家門生,修道學仙,參禪學佛,結果三事都不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