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互相扶持過許多艱難的日子,很快就計劃逃跑。
但還沒來得及跑,某日,組織就被維安局派來的人搗毀了。
組織里的受害者,有的被送回家里,有的給了安置政策。
兩人因為各自的理由都沒能回家,便接受了安置,領到一套大房子,結婚搭伙過日子。
李媽媽是個很有頭腦的人,學習能力也很強。無意尋找到機會結識貴人,獲得了一個進入私企的機會。
哪怕獨臂,她竟也一步步做到了公司高層,家里的生活條件一天天好起來。
李爸爸老實本分,很有自知之明,覺得自己不是做大事的料,而且他腿上有疾,日常比胳膊有疾更加不便,就努力照顧好家庭。
日久天長,李家的家底積累已經(jīng)十分可觀,兩人覺得足以給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條件了,于是就要了李珵昀。
李珵昀自打出生以來,在物質上就沒吃過什么苦,不過,父母是殘疾人,小時候也讓她遭受過一些嘲笑。
但因為母親有能力,家庭條件又好,那些嘲笑對她來說并沒有什么攻擊力。
李珵昀覺得,自己并不缺少愛,過得很幸福,甚至還享受著富足的生活。這年頭愛和錢只要有一樣,人就能好好生活下去,更別說她兩樣都占,還有什么不知足?
但出生在這樣的家庭,她從小也很懂事,平日里作風低調,并不奢靡浪費。
等李珵昀上學后不需要人操心了,李爸爸就打算出門找份工作。
他沒有走妻子那邊的關系,因為深知妻子爬到現(xiàn)在的位置有多不容易。于是就通過援助中心那邊找到了一份工作……
兩人聊著天,公交很快到站,停在一處氣派的豪華小區(qū)。
“老師,我家到了。”
李珵昀父親周末需要從早待到晚,但周內只有白天出去工作,晚上可以早早回家做飯。
她媽媽就忙碌許多,有時要出差,不一定在家,晚飯就父女兩個人吃。
今天就是只有她爸爸在家。
“我昨天和爸爸說了老師要來的事,他做飯做得多,老師正好可以和我們一起吃飯。平時多數(shù)時候就我們倆吃,今天有老師在也很熱鬧!”
邵莫奚沒有拒絕這個蹭飯的機會。
家訪這事比較嚴肅,有些家庭有所準備后可能不易暴露家庭中的問題,飯桌上氛圍輕松,她也可以通過聊天獲得更多家庭消息。
步入高檔小區(qū),李珵昀家住的是個大平層,每層只住一戶,乘坐電梯可以直接入戶。
邁出電梯,就是一條門廊,用來擺放鞋柜等物。
雖然電梯直接入戶,但從電梯門出來就是客廳或者臥室讓李家人很沒安全感,于是便多設計了一條門廊,不僅可以擺放閑置物品,還隔開了更隱私的空間。
沒讓老師換鞋,李珵昀飛快打開客廳門,喊起自家爸爸的名字。
援助中心負責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