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工專業(yè)的老師亦或?qū)W生,學久了皆帶有一股和善祥和的氣質(zhì)。
除了季不寄。
他身著黑衣黑褲,腦袋上扣個鴨舌帽,整個人散發(fā)著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氣息,毫不懷疑他這一進去,自閉癥小孩都得嚇哭。
季不寄干站著,等導師打他,發(fā)現(xiàn)導師沒上手,低頭道:“我就這身干凈的衣服。要不,我下次去廣場發(fā)傳單的時候,把玩偶服穿來?”
“你……”知命之年的導師兩眼發(fā)黑。
超過原定時間五分鐘,自來卷學弟正要給同學打電話時,另一位學弟才姍姍來遲。他跑得很急,喘著粗氣,手里還攥著個三明治包裝袋。
“對、對不起!我沒趕上那班車?!彼隽朔鰣A眼鏡,連忙朝那位年長的老師道歉。
負責他們實習的自然不是學校老師,導師提點了他兩句,沒說重話。
三個學生跟著社工組織的督導進了兒童康復中心,他們事先查閱資料,已經(jīng)討論出幾套自認為可行的小組活動方案。
然而簡單交流過后,督導毫不猶豫地否決了他們的想法。醫(yī)院開展小組活動并非易事,特別是在兒童康復中心,一切行事不僅要考慮兒童的具體情況、所處環(huán)境的可行性,還要取得兒童監(jiān)護人的充足信任。
這邊的小組成立數(shù)月,先后舉辦過幾次讀書分享會、手工制作等活動,效果皆不理想。
“那開展破冰游戲,舉辦音樂會呢?”季不寄觀察著室內(nèi)的設施,霍然問道。
他注意到這里的孩子多為自閉癥患者,具有不同程度的溝通障礙,純粹的交流活動對他們而言過于困難,手工制作又很難激起他們的情感互動。
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而言是一項較為合適的干預手段。小組活動時,節(jié)奏感明顯的音樂或許可以觸動孩子們的心靈,最大限度調(diào)動起他們的積極性。
“音樂會……”主管琢磨著,覺得有幾分嘗試價值。康復中心恰好擺有幾件大小不一的樂器,如今儲物室內(nèi)也堆放著一些過節(jié)時添置的物件。
季不寄隨身帶著筆電,見主管開始考慮,遂打開屏幕將一個文件傳至其郵箱:“我做了一套活動計劃書,你可以查看一下。”
主管掏出手機,從頭到尾地掃了一遍,文檔寫得清晰明了,針對性強,顯然不是復制搬運的過往案例。他抬起頭,正眼一看,對這位個性分明的學生忽升起一絲熟悉感。
“你之前是不是來過我們這兒?”他問季不寄。
季不寄態(tài)度不卑不亢:“我去年在這家醫(yī)院實習過,不過不是這里。”
主管的記憶逐漸復蘇,這小孩確實是曾來這實習過,當時還剃了個寸頭,第一天來的時候冷若冰霜地挨個房間轉(zhuǎn)了一圈,遭到了不少投訴。
不過后來,他特別招婦女們喜歡,還收到了一頂色彩明艷的針織帽。
主管簡明扼要地跟另外倆學生交代了幾句,隨后帶著季不寄單獨走了。兩個學生面面相覷,在娛樂室干瞪眼。
自來卷問:“那家伙是誰?這兒不就倆名額嗎?”
帶圓眼鏡的男生愕然道:“你不知道他?他是季不寄啊,前段時間的論壇風云人物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