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更天的亂葬崗浸在墨汁般的夜色里,腐葉凍成鋒利的冰片,踩上去發(fā)出細(xì)碎的“咔嚓”聲,驚起棲息在骷髏眼窩中的寒鴉。
那些黑羽生靈撲棱著翅膀掠過荒冢,尾羽上的霜粒簌簌落在顧百川手背,像撒了把碎玻璃渣。
張三的手掌像塊凍硬的老樹皮,攥著顧百川手腕時,虎口處的繭子硌得人生疼。這個刀疤縱橫的男人腰間掛著半塊啃剩的餅,餅上沾著的細(xì)小毛發(fā)在月光下泛著詭異的灰綠色——那是用紫霄賊搜刮的百姓口糧摻了腐肉壓成的“軍糧”,咬開時能看見蟲蛀的孔洞,霉斑在齒間碎成齏粉。
顧百川忽然想起上個月在戰(zhàn)俘營,親眼看見紫霄軍把反抗的老婦按在石磨上,連人帶糧一起碾成糊狀的場景,此刻喉間翻涌的不僅是腐味,更是記憶里混著血沫的麥香。
頭頂突然傳來密集的“噗噗”聲,是紫霄賊搜捕隊的皮靴碾碎積雪。顧百川抬頭,透過陰溝蓋板縫隙,看見月光在士兵甲胄上流淌,像一道道冰冷的銀蛇。
有人腰間的油紙包被風(fēng)雪掀開一角,泛黃信紙上“娘,我想回家”的字跡被雪水洇開,暈成一片模糊的淚痕,恰如三天前顧百川在清河村看見的、被屠村士兵踩在泥里的家書——那封家書的主人,是個剛滿十五歲的少年,被紫霄軍強(qiáng)征為“童子軍”,最后被當(dāng)作人肉盾牌射死在城墻下。
阿虎突然攥緊他的手腕,少年護(hù)心鏡上映出上方晃動的火把光。這面刻著虎頭紋的青銅鏡,是他十六歲那年用。嘴角咧開的弧度帶著常年啃干糧的干裂,卻比任何時候都舒展,仿佛終于卸下扛了十年的軍糧袋。
空蕩的左袖被風(fēng)雪灌成鼓起的風(fēng)帆,右手捏著火油罐的姿勢卻穩(wěn)如鑄劍——指尖撫過罐口凝結(jié)的松脂白霜,像在摩挲杏花銀簪的梅花雕紋。當(dāng)他推開陰溝蓋板時,斷袖掃過顧百川手背,觸感輕得像片即將融化的雪花。
顧百川仰頭,看見那道從眉骨劃到下頜的刀疤在火光中裂開,如同一道終于綻開的傷口。那是三年前,張三為保護(hù)他,被紫霄賊副將用匕首劃開的。
當(dāng)時顧百川躲在柴房里,透過縫隙看見鮮血從張三臉上流下,在月光下畫出一道鮮紅的河流,那是他,裂痕里凝固的不僅是鮮血,更是一個時代的不屈與抗?fàn)帯?/p>
少年護(hù)心鏡映著溫暖的火光,鏡背上的“阿虎哥平安”被火烤得有些模糊,卻依然清晰。顧百川握緊斬魂劍,劍刃映出他堅定的眼眸,也映出遠(yuǎn)處亂葬崗方向,那星星點(diǎn)點(diǎn)的火光——不是火焰,是被張三的火把引燃的、無數(shù)覺醒的靈魂。
那些靈魂曾被連坐鏈?zhǔn)`,被謊言蒙蔽,如今卻在真相的光芒中蘇醒,如同初春的種子,突破凍土,迎接新生。
“頭兒,”阿虎的聲音帶著哽咽與堅定,“張三哥的愿望,正在實現(xiàn)。”顧百川望向亂葬崗,那里的火光已熄,卻有無數(shù)火星隨風(fēng)飄散,如小鈴鐺銀鈴上的碎鉆,又如張三眼中最后的光芒。
他知道,真正摧毀紫霄賊的,是被吹散的迷霧——那些被連坐鏈囚禁的靈魂,終將在真相的晨光中覺醒,親手?jǐn)財嗍`自由的鎖鏈。
而張三,這個曾在黑暗中摸索的刀疤男人,此刻正化作漫天星火,照亮每一個尋找光明的靈魂。
夜更深了,北蕭城樓響起悠長的號角,那是為張三而奏的安魂曲,也是向黑暗宣戰(zhàn)的沖鋒號。顧百川摸了摸腰間的銀簪,梅花雕紋上似乎還殘留著杏花的體溫。
他抬頭,看見東方天際已泛起微光,如同張三最后那抹釋然的笑。那抹笑,曾在無數(shù)個絕望的夜晚溫暖過他們,如今卻成了黎明前最亮的啟明星。
風(fēng)雪漸止,第一縷晨光刺破夜幕,照亮亂葬崗的雪地。在張三倒下的地方,半塊凍硬的餅靜靜躺著,餅上的細(xì)小毛發(fā)已被風(fēng)雪掩埋,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跡。
如同這個世界曾有過一個叫張三的男人,用生命在黑暗中劃開一道裂痕,讓光得以照進(jìn)來。而在那道裂痕里,新的生命正在孕育,新的希望正在發(fā)芽,如同亂葬崗下的草根,在冰雪下積蓄力量,等待春天的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