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誰也沒想到,被王公子嘲笑的共享充電寶,卻真的做起來了。
一個幾十元的小玩意,居然能夠撬動上億元的市場,有的地方共享充電寶1小時的使用費已經(jīng)高達6元。
要知道一個共享充電寶的價格不過幾十塊而已??!
陳默一邊思考著,一邊對馬福報道:“就這么說吧,我認為這個項目能做成。
第一,手機充電是剛需。人們出門在外啥都可以不帶,唯獨手機不能不帶。即使不帶錢包還可以使用手機的移動支付,在當下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環(huán)境下,一機在手,出門不愁?;境蔀橛脩羰褂玫某B(tài)。手機最怕的就是沒電,如今無論是哪一個品牌的手機在深度用戶手里,續(xù)航能力都是短板,并且無法彌補。充電就會成為一種常態(tài)?!?/p>
“第二,用戶沒你想的那么勤快,大部分人根本不愿意出門帶移動電源,嫌累贅,嫌麻煩,出門的時候都以為自己的手機能夠“扛得住”,但真正到了快沒電的時候,就慌了。
這個時候,如果有共享充電寶,即便貴點,他們也愿意,并且不得不花錢去充電?!?/p>
“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原因。那就是小錢容易被忽略。對于充電寶的成本,咱現(xiàn)在定1塊錢1個小時,價格夠高了吧?
但是1塊錢,就能解決一些用戶的燃眉之急,你覺得他們會在乎嗎?”
聽完陳默的分析,馬福報轉(zhuǎn)念一想。
好像是這么回事??!
自己出門就從來不帶充電寶。
(
畢竟要帶充電寶,就必須再帶充電線,這種情況下,褲兜肯定是不夠用的,那么就又得拿個包去裝它。
想想都麻煩!
還有就是有時候真的手機快沒電了,又沒現(xiàn)金,急著付錢,這怎么辦?
你是選擇滿大街到處去找賣充電寶的,還是選擇就近花一兩塊錢充一次電?
越想,馬福報就越覺得陳默說的有道理。
陳默笑著道:“老馬啊,這可是一個不弱于共享單車的數(shù)億用戶的大市場!
而且這玩意成本低,利潤大,肯定比共享單車好賺。
你想想看,等咱們的共享充電寶做大做強以后,我們不僅僅可以在酒店放,機場、候車區(qū),便利店、超市,甚至理發(fā)店、浴場、小餐廳都可以提供共享充電寶服務(wù)。
而這些場景中,對于剛需用戶而言,沒有帶自己的充電設(shè)備,只有借助于它了?!?/p>
馬福報眼前一亮:“對!光是咱們自己的漢堡皇、紅興超市、紅興廣場、步行街還有紅興酒店、紅興電影院等等自營的場景,就可以無成本使用!
一些場景使用頻率高的話,咱們還可以漲價,反正用戶覺得自己只是用一次而已,下次就不會忘了帶充電寶了,實際上他們還會有下次?!?/p>
陳默:“不要局限于咱自營的使用場景,我們還可以跟各種商家合作,分成給他們。
我讓鴻蒙實驗室那邊做了一個機柜進行過實景模擬。
在機柜待機的情況下,100小時或一周只消耗一度電。在有新充電寶被歸還、需要充電的情況下,一天耗費的電量也絕對不會超過5度。也就是說,門店商戶幾乎不用付出什么,即可坐享其成。門店在投入一些管理后,就可以獲得分成,自然也就樂意促成了。
而且商家也會把共享充電寶當成一種服務(wù),畢竟消費者現(xiàn)在都習慣吃個飯順便充電,共享充電寶幫助商家吸引流量,也提升了服務(wù)品質(zhì)?!?/p>
接著,陳默又跟馬福報就共享充電寶定價問題討論了起來。
馬福報:“我認為要按照地段進行收費。人流量低的地段,那就定1塊錢1個小時。這沒啥可說的?!?/p>
“人流量高的地段,當然價格也得高,按照流量的不同,可以定2塊錢,3塊錢,甚至是10塊錢1個小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