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紡織廠的蒸汽鍋爐發(fā)出沉悶的轟鳴聲,白色水霧在廠房之間繚繞。
我站在廠區(qū)大門口,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腰間那把駁殼槍的槍柄。
早晨八點的陽光穿過梧桐樹葉,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。
你就是公安局派來的?
清冷的女聲從身后傳來。
我轉(zhuǎn)身時,一縷陽光正好照在來人的臉上——是照片里那個穿列寧裝的女子,但真人比照片更加生動。
沈清秋梳著兩條烏黑的麻花辮,藍色工裝裹著她纖細卻挺拔的身姿,腰間別著一把老舊的勃朗寧手槍。
蕭戰(zhàn)。我伸出手,新調(diào)來的偵查員。
她沒理會我懸在半空的手,而是用那雙杏眼上下打量我:林科長打過招呼了,說派來個有特殊背景的通志。
她特別在特殊背景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,跟我來吧,案發(fā)現(xiàn)場在第三車間。
我跟在她身后穿過嘈雜的廠房。
織布機的轟鳴聲中,女工們好奇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追隨著我們。
沈清秋走路時背挺得筆直,后腰處的工裝被汗水浸濕了一小塊,隱約可見肌膚的輪廓。
系統(tǒng)提示:發(fā)現(xiàn)可攻略角色沈清秋,當前好感度-20(極度懷疑)
失竊的是蘇聯(lián)進口的高級羊絨原料。
沈清秋頭也不回地說,聲音幾乎被機器聲淹沒,第三次了,每次都丟二十公斤,正好是一個包裝單位的重量。
第三車間門口拉著警戒繩。
沈清秋彎腰鉆過時,我注意到她左手腕上戴著一塊精致的鍍金懷表,表鏈在陽光下閃著異樣的光澤。
現(xiàn)場保持完好。
她指著墻角一堆散開的麻袋,最后一次失竊是前天深夜,值班員聽見動靜趕來時,只看到人影從后窗翻出去。
我蹲下來檢查麻袋。
纖維間殘留著一種特殊的金屬光澤,我用指甲刮下少許粉末,在指尖捻了捻。
這不是普通羊絨。我突然說,里面摻了導電纖維,是軍用防靜電材料的配方。
沈清秋的瞳孔猛地收縮:你怎么會知道這種
看這里。
我打斷她,指向麻袋邊緣一道幾乎不可見的油漬,小偷用的是專業(yè)液壓剪,這種黃色潤滑油只有蘇聯(lián)產(chǎn)的切割設備才會用。
車間的木窗框上有幾處新鮮的刮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