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座仿佛浸泡在琥珀里的城市。它有歲月的光澤,卻沒有腐朽的氣味。街道寬闊,榕樹如蓋,行人慢語,空氣中甚至彌漫著檀香與牛奶煮粥的甜氣。
我步入邁索爾宮。
那是一座不屬于現(xiàn)實的建筑。它金頂熠熠,門廊回旋,拱門一層套一層,仿佛進入夢境。我隨著講解員輕聲行走,大殿靜默如時空禁區(qū)。走在上百年的地磚上,我不敢太快,生怕驚擾了沉睡的王朝。
我在一幅描繪王子狩獵的壁畫前停下,畫中人眉眼俊朗,神情銳利又溫柔。我盯著那雙眼睛,仿佛穿越了百年的灰塵,他也正盯著我——兩個時代的過客,在壁畫前相遇。
夜幕降臨,整座宮殿點亮五萬盞燈。金光映照穹頂,輝映天宇,恍如星河墜地。我站在宮門前,仰頭凝望,仿佛聽見《地球交響曲》中,那最莊重的一段主旋律在此處奏響。
那一刻,我忽然想起童年時對“王宮”的想象。而此刻,我站在真實之中,卻依舊不舍得眨眼。
我明白了,那些童年幻想,其實并沒有離我遠(yuǎn)去。它們只是靜靜等在某個節(jié)點,等我踏進它真實的輪廓。
我繞行至西北,來到達爾瓦德——這是一處地圖上不甚顯眼的小鎮(zhèn),卻藏著濃烈的民俗靈魂。
我走進一所百年音樂學(xué)校。土黃色的外墻,斑駁的墻角爬滿藤蔓。鼓點從屋中傳出,密集如雨,卻節(jié)奏分明。我推門而入,一群十多歲的孩子正在排練卡納提克鼓舞,他們的眼神專注,動作利落,每一下落鼓都仿佛帶著土地的重量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后面精彩內(nèi)容!
老師笑著請我嘗試。我學(xué)著握鼓槌,敲了幾個音節(jié),果然雜亂無章,卻換來孩子們爽朗的笑聲。
那一刻我心生釋然。旅途不只是探訪,更是一次次真誠的“參與”。
老師告訴我:“音樂,是一種情感的記憶。達爾瓦德的每段旋律,都源自人們?nèi)粘5暮顾c喜悅?!?/p>
傍晚,我獨自在河畔聽村民擊鼓,那鼓聲融入晚風(fēng),竟像是一首未被書寫的詩。
我在筆記本上寫下:
“音樂不是技藝,而是喚醒人心的一道裂縫,而卡納塔克邦,正是我耳中這道裂縫最溫柔的回響?!?/p>
那夜的鼓聲,在我心里一直響到凌晨,像是一種告別,也像是一種祝福。
下一站,果阿邦
離開卡納塔克邦那天,天剛破曉。
我站在一座小站的月臺邊,回望身后的土地。它沒有太多鋪陳,卻用石頭、鼓聲、燈光與風(fēng),寫下了一個真實而厚重的章節(jié)。
它沒有強行感動我,卻一次次在不經(jīng)意處擊中我的心。
哈姆比的廢墟,班加羅爾的晨風(fēng),邁索爾宮殿的金光,達爾瓦德的鼓點……這一切匯聚成我心中最奇異的一段樂章——既有低音的回旋,也有高音的跳躍。
我提起背包,在《地球交響曲》的地圖上,劃下一個新的圓?。?/p>
“果阿邦,那片混合著海浪、教堂與靈魂節(jié)奏的土地——我來了?!?/p>
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:()地球交響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