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>地球交響曲的作者是 > 第637章 加蓬,讓蒂爾港:焰浪孤島,風(fēng)笛遺夢(第1頁)

            第637章 加蓬,讓蒂爾港:焰浪孤島,風(fēng)笛遺夢(第1頁)

            離開利伯維爾的那天,天色剛破曉。加蓬的晨霧如呼吸般在海面與森林間流淌,帶著熱帶泥土與海鹽的濕潤,仿佛森林和大洋共同在輕聲訴說一場告別。背包緊貼脊背,我登上南下的汽船,木質(zhì)甲板在腳下低低作響,像是在替我的步伐加油鼓勁。

            船緩緩駛離港口,我站在船頭,眺望大西洋曙色。天邊的云與海水相融,浪花濺上甲板,也撲在我的臉頰上。我的心被海風(fēng)吹得愈發(fā)明凈。身后是漸行漸遠(yuǎn)的“自由之城”,前方則是更孤獨(dú)、更熾熱的遠(yuǎn)方——讓蒂爾港。

            這是一座因石油而生、因大海而鳴的島城,也是加蓬最西端、最特殊的存在。它不是那種容易讓人一見鐘情的地方,反倒像一位桀驁不馴的城市女王,帶著火焰與鹽分的體香,等著你一層層靠近,才肯袒露最真實(shí)的心事。

            半日航行后,蔚藍(lán)的大海愈發(fā)深邃,遠(yuǎn)方的曼代島在晨光中緩緩浮現(xiàn)。云層被初陽染上金紅色,海島的輪廓像一只巨大而孤獨(dú)的鯨魚靜臥海天之間。

            我翻開風(fēng)中飄動(dòng)的《地球交響曲》,鄭重地在新一頁落下標(biāo)題:

            “焰浪孤島與風(fēng)笛遺夢?!?/p>

            讓蒂爾港的港口,比我見過的任何非洲港灣都更具沖突感。鋼鐵的油罐與巨型吊機(jī)像森林般矗立,椰林卻在港口一隅默默搖曳。汽油、鹽分與椰子的味道混雜,空氣厚重而真實(shí)。

            下船時(shí),晨光照在碼頭上,集裝箱層層疊疊,工人們已在忙碌地卸貨、搬運(yùn)、指揮。每個(gè)人神色專注,腳步如節(jié)拍。這里沒有利伯維爾的安靜溫和,只有欲望的火焰與現(xiàn)實(shí)的骨感。

            城區(qū)干凈而直接,主街兩旁是低矮的法式建筑與現(xiàn)代化寫字樓交錯(cuò)??Х瑞^、理發(fā)店、加油站依次排列,廣告牌上是“Total”“Shell”“Exxon”等石油巨頭的標(biāo)志,這些名字仿佛成了島上日常的一部分。

            旅館位于一處靠近沙灘的拐角處,紅頂白墻,被藤蔓纏繞。女主人馬貝爾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黑皮膚女性,眼神堅(jiān)毅,笑容熱烈。

            “你來這里做什么?”她打量著我。

            “旅行,寫書?!蔽姨谷换貞?yīng)。

            她大笑,聲音如潮水般爽朗:“這里是非洲的煉火爐,什么都能燒出點(diǎn)味道!”那一刻我感覺,這片土地連玩笑都帶著熱力與溫度。

            夜晚坐在陽臺(tái),遠(yuǎn)遠(yuǎn)望見碼頭的火炬燃燒。整個(gè)城市在黑暗中閃爍著紅色的脈搏,浪花也像燃燒的銀線,不斷拍擊著孤島的心跳。

            我在書頁寫下:

            “讓蒂爾港,是財(cái)富的火,也是漂泊的魂。焰火下的夜,比任何詩句都更真實(shí)?!?/p>

            第二天,出租車司機(jī)杰羅姆帶我環(huán)游城區(qū)。他生于斯長于斯,對(duì)城市的記憶像棕櫚樹的年輪,一圈圈刻在心里。

            “這里沒有過去,只有石油。但你仔細(xì)看,每滴油下,都埋著老祖宗的故事?!彼f。

            港城博物館很小,卻布置得精致而用心。展柜里陳列著曼代島從漁村到石油之都的變遷。英國人最早登陸,法國人后來居上,之后又有美資、華資、南非資本輪番進(jìn)駐。歷史在這里不斷被撕開,又被新的資本填補(bǔ),仿佛每一寸土地都在燃燒。

            一張發(fā)黃的合影最為觸目:二十世紀(jì)初,工人們站在剛開鑿的油井旁,背后是雨林與原野。他們衣衫單薄,面龐黝黑,眼里卻寫滿了夢想和倔強(qiáng)。他們的汗水和石油一樣,被大地吸納、焚燒、點(diǎn)亮。

            我站在照片前,思緒萬千。油田的壯烈與荒涼在大慶、在勝利、在這里,竟有著同樣的熟悉氣息。

            我輕聲寫道:

            “全世界的石油人,都是火種。為了點(diǎn)亮別人,甘愿讓自己燃燒成灰?!?/p>

            午后,我獨(dú)自漫步城西的長灘。大海在陽光下泛著藍(lán)灰色,沙灘柔軟,椰林稀疏。風(fēng)里有海的腥味和草木的清甜。走到盡頭,見一間木棚,棚中有位穿紅袍的老人正閉目吹笛。曲調(diào)跳躍、斷續(xù),仿佛在訴說海浪的秘密。

            已完結(jié)熱門小說推薦

           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

                  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  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