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微微點頭:“那我們信的是同一個東西。”
她轉(zhuǎn)身離去,我望著她的背影,心中涌上一種無法言明的溫柔。在甘加拉瑪寺,我體會到信仰不再是爭奪的邊界,而是心靈對共鳴的追求。
我沿著廟后的長廊走出去,看見幾個孩子正蹲在蓮池邊嬉戲,他們用樹葉折出小船,放入水中,看它隨風漂流。我突然想到,也許人生就是那樣,被命運這片水面托舉,又被風吹向未知的遠方。
科倫坡是印度洋的十字路口。站在燈塔之上,俯瞰整個港灣,船只穿梭如織,海風帶著遠方的咸味吹拂臉龐。
我看到幾個孩子在海邊撿拾貝殼,還有一位老人在遠望海平線。他對我說:“每艘船都是一段緣分,它來,它走,你送它一程,它記住你一生?!?/p>
我點頭,心中泛起潮水般的涌動。這句話像是一把鑰匙,打開了我內(nèi)心深藏的一扇門。我突然意識到,這趟旅程并不只是見證世界,更是理解自己命運航線的一次回旋。
我坐在礁石上,聽浪拍岸,眼前海天交界,那些熟悉與陌生的面孔一一在腦海中浮現(xiàn)。每一段告別,每一段重逢,都是我人生交響的一節(jié)音符。
在這港口,我為自己的人生再一次標記了一個新的分水嶺。
我打開那本略有折角的《地球交響曲》,在一頁空白處寫下:“科倫坡,不是歸宿,卻是轉(zhuǎn)折?!?/p>
夜色緩緩降臨,城市像一張鋪開的絲綢,燈火一盞盞亮起。
我走進一間古老的劇院,看一出本地傳統(tǒng)面具戲。演員面龐繪著神靈圖騰,腳步緩慢卻有力,鼓聲重重叩擊著觀眾的胸口。我不再是看戲的人,而像是被召喚的一員。
戲后,我在海邊坐了很久,看浪一波波涌上岸。遠處港口的探照燈像在尋找什么,而我,卻已不需要尋找。
我找到的是——在這多語混聲中,那份屬于自己的沉默;在這異國他鄉(xiāng)里,那份來自遠方的安心。
我合上筆記本,望著滿天星光,心頭一念升起——真正的歸途,不是回家,而是回到那個能夠讓你安心面對自己的地方。
夜晚的科倫坡靜謐如潮,一列慢火車劃過遠方的鐵軌,帶著汽笛聲穿入夜幕。我站在碼頭邊,看著船燈星星點點,一道聲音在我耳中輕響:“走吧,是時候繼續(xù)?!?/p>
我即將乘船橫渡印度洋,再度踏上印度南部的海岸。下一站,是被譽為“上帝之國”的喀拉拉邦。
“喀拉拉邦,那片水道如詩、椰林如畫的地方,我來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