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2章
神火飛鴉和神機箭下
聽到楊惠想制造火槍火炮,陶廣義頓時皺了皺眉,這才說道。
“方才說的這些也只是我的猜測,想要造出和賊軍一樣的火器,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試制才行?!?/p>
寧安慶聞言當即問道,“那如果現(xiàn)在就開始試制的話,都有何難處?”
陶廣義頓了下這才說道,“就拿火炮來說,用合口鐵彈,加長銃管,定然能將炮彈發(fā)射的更遠,但這里也有一個問題,這種火炮與碗口銃相比,閉氣肯定更加嚴密,如此才能將火藥宣泄之力全部用于發(fā)射炮彈上,那就一定會和單人用的小銃一樣,容易炸膛!”
眾人聞言忍不住皺了皺眉,他們的確不如陶廣義對火器的理解那么深,但是聽起來卻覺得很有道理,而且這個時代的火門槍確實經(jīng)常發(fā)生炸膛的事故,所以一直沒能大規(guī)模推廣開,很多將領和士兵還是更愿意用弓弩。
小銃就已經(jīng)經(jīng)常炸了,造個上千斤的炸了那得多恐怖?
陶廣義則是繼續(xù)道,“所以這種火炮每次需要裝填多少火藥,或者炮管需要做到多厚才能不讓它炸膛,這都需要反復去試,裝藥少了,炮彈打不遠,裝藥多了又會炸膛。
“炮管厚了可能會太重,造出來重幾千上萬斤,十頭牛都拉不動,還不如賊軍千百斤的好用,造的炮管太薄了又會容易炸膛,這些也需要反復去試,具體多長時間能造出來,我也不好說啊。
“即便最快,可能也需要幾個月到半年,中間若是炸膛一兩次,可能幾年也造不出,這也是有可能的。
“別的不說,他們這火炮究竟是怎么和炮車連接的,我到現(xiàn)在都沒想明白,這么重這么長一根圓滾滾的鐵管,架在一根光禿禿的車軸上,它不會左右滾動嗎?
“火銃發(fā)射是有反沖之力的,能把鐵彈打出三四里遠,勢必要裝填更多火藥,那反沖之力肯定也會更大,若是炮身和炮車固定不牢,這一開火,炮身還不得把自己崩飛???幾千斤的東西飛起來,不知要砸死多少人。
“要是能親眼看一眼就好了”
陶廣義雖然猜出了讓火炮射程更遠的原理,但是距離真正造出來還遠得很呢,他現(xiàn)在連火炮中間控制俯仰角度的耳軸長什么樣都不知道,還以為就是一根光禿禿的鐵管子
眾人聞言眉頭忍不住皺的更深了,楊惠則有些為難道。
“自這廬州賊軍渡江以來,朝廷跟這廬州賊軍一仗也沒打贏,打不贏自然就沒有繳獲,這怎么讓你看一眼?總不能派細作去看吧?
“而且這種火炮堪稱神器,賊軍防守一定十分嚴密,聽說他們在行軍時,還會用紅色的油布從外面包住,叫什么炮衣,因此民間又有傳言叫什么紅衣大炮,平時都是蓋住的,最多只能看出個大致形狀,根本不給你看細節(jié),等炮衣解開時,都已經(jīng)在作戰(zhàn)了,尋常人又去不了戰(zhàn)場,這細作去了恐怕也是什么都看不見啊。”
這就沒辦法了,眾人聞言再次沉默下來。
再說魯錦又不是傻子,明知道火炮是大殺器,又怎么會讓技術輕易泄露出去,平時包裹油布炮衣,這些保密和保養(yǎng)手段且不提,他還專門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毀炮和棄炮程序。
就拿上次跟方國珍的水戰(zhàn)來說,有兩條炮艦陷入方國珍水師的重重包圍,眼看突圍無望,兩條炮艦直接自沉,上面的六門加農炮還從炮尾火門釘入鋼釘,封死了發(fā)射能力,然后才沉入長江,就算事后被人撈起來,這六門炮也已經(jīng)是廢炮了。
陸軍這邊更甚,禁衛(wèi)軍炮團本來就在全軍的重重保護之下,想繳獲火炮,除非圣武軍全軍覆沒了,而且即便是全軍覆沒,到了要突圍的時候,也不允許炮兵被俘,炮兵必須先行撤退,如果有時間的話,還要執(zhí)行毀炮程序,裝填超量藥包,主動炸膛,直接把炮炸碎,并且焚燒射表。
就算時間緊急,來不及炸炮,也得用鋼釘把火門釘死,閹割掉火炮的發(fā)射能力,總之,元軍就算打贏了,也別想繳獲一門完好的,能夠發(fā)射的火炮
這種破壞技術裝備的手段在軍事上是很常見的行為,就像解放戰(zhàn)爭中,國軍炮兵撤退前都會把榴彈炮復進機里的液壓油放干,當時中國自己沒法生產這種液壓油,把油放干火炮就失去了復進緩沖能力,也就無法使用了,而我機智的解放軍戰(zhàn)士,土八路有土辦法,把白米粥灌進緩沖油缸,當液壓油用,一樣可以打,看的被俘的國軍炮兵目瞪口呆
話說回來,元末這個時代的前裝滑膛炮當然沒那么復雜,想靠繳獲仿制圣武軍的火炮,這不是沒有可能,但也肯定沒那么容易,魯錦肯定是能多捂一天是一天。
眾人沉默了片刻,樞密院同僉寧安慶才總結道。
“就是說現(xiàn)在看不到賊軍的火炮長什么樣,我們自己想要制造,需要很長的時間試制是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