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君子報》在上一次吳淞鐵路之議上慫了一次,被江南士人抵制,聽說每天編輯部都會接到謾罵的長信。
陳于陛急了,直接開始刊登江南讀書人的“奇聞軼事”。
這個板塊意外爆火。
可《新君子報》原來的基本盤是江南的士紳,現(xiàn)在得罪了基本盤會后,和另外三大報紙的競爭就落入劣勢。
而且總刊登這些“風(fēng)流韻事”,也會降低報紙的格調(diào)。
陳于陛放棄自己的功名來辦報,可不是要將《新君子報》搞成三流小報的。
所以陳于陛一直以來,都想要寫出一份有分量的報道,給《新君子報》找一塊新的基本盤。
江南士人已經(jīng)放棄《新君子報》了,聽說他們已經(jīng)到處挖人,準備在南方成立自己的報紙。
這一次西南大捷,陳于陛看到了機會。
陳于陛給《新君子報》的新定位,“重繼漢唐舊統(tǒng)”!
陳于陛這文章犀利,直接批評邊境地區(qū)的官府:
“大明之恥,堂堂華夏子民,竟背棄祖宗衣冠,遁入深山洞寨,反為他族爪牙,刀兵相向!此非邊民之罪,實乃官府失德、綱紀弛廢、未能守土安民所致!”
緊接著陳于陛開始吹噓明初武德:
“明初改土歸流,雷霆萬鈞,太祖武德煌煌,萬里邊鄙莫不俯首!”
“流官不流,世為掣肘;土司坐大,反噬中土!”
然后陳于陛就講述什么叫做“漢唐舊統(tǒng)”。
“以漢民為本,以漢禮為綱!”
《新君子報》又提出,“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為漢土”。
反對明代中期以來,對邊疆地區(qū)的姑息政策,更反對保留這些土司治權(quán),養(yǎng)虎為患的政策。
《新君子報》提出,要在西南全面推動改土歸流,如果那些拒絕改土歸流的土司,正好趁此機會全部殲滅。
取消土司的各種優(yōu)惠待遇,給當(dāng)?shù)貪h民減稅,恢復(fù)“皇漢”時代的漢人開拓精神。
陳于陛寫完,《新君子報》的編輯們卻紛紛表示不同的意見。
沒辦法,《新君子報》原本是江南格調(diào)的偏文學(xué)的報紙,陳于陛這么一搞,辦報方向來了一個大轉(zhuǎn)向,編輯們自然是受不了。
但是陳于陛卻我行我素,堅持要在報紙上刊登這篇文章。
陳于陛急于給《新君子報》一個新的基本盤,甚至當(dāng)場批準了好幾個資深編輯辭職,最終才確定將這篇文章當(dāng)做社論,刊登在安南大捷的消息后。
——
兵部。
安南軍平定三土司之亂的過程十分的簡單。
陳璘派遣朱時坤從防城港進入廣西之后,朱時坤迅速打探清楚了三土司之亂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