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汲付了錢,迫不及待的打開報紙,頭版沒有?
那封信和蘇澤奏疏的抄本,就是馬汲寄給何心隱的。
本來馬汲以為會在頭版頭條刊出,難道是下一期?
以這些報社的尿性,這樣的新聞還不是第一時間刊登嗎?
馬汲又發(fā)現(xiàn)報紙的厚度不對,他翻到中間,原來是增發(fā)專版了!
遇到重大新聞,頭版刊登不下的時候,報社就會多印一頁,這也說明《新樂府報》對于這件事的重視。
馬汲準(zhǔn)備坐到公房好好欣賞自己的“杰作”,于是快步走進了都察院。
馬汲回到了自己的公房中。
他這種普通御史,只能和其他御史擠在一起辦公。
看著隔壁資深御史的單獨公房,馬汲露出羨慕的表情。
趁著同僚都沒來,馬汲拿出報紙,認真看了起來。
《新樂府報》上刊登了自己的信和蘇澤的奏疏,但是除了這個之外,還有一篇報紙社論。
馬汲也以為這是幫自己搖旗吶喊的,于是更激動的讀了起來。
等馬汲看完后,整個臉都白了。
第333章搬起石頭砸自己腳
這篇社論文筆犀利,將自己信中的理由狠狠批駁了一番。
不對??!
馬汲選擇《新樂府報》,就是因為這份報紙總有點“反賊”傾向,總是會有意無意批評朝廷的政策。
馬汲本以為《新樂府報》會站在自己這邊,反對蘇澤的奏疏,卻沒想到報紙徹底反駁了自己的來信。
關(guān)鍵是這篇文章寫得邏輯清晰,論證有力,馬汲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反駁的論點。
如果這只是發(fā)生在都察院內(nèi)的辯論,這倒是也沒什么。
可偏偏這是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!
以《新樂府報》的發(fā)行量,馬汲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犯了一個錯誤。
和這些大報相比,自己完全處于輿論失聲的狀態(tài),也就是說只有報紙可以批駁自己,但是自己卻沒辦法反駁!
更糟糕的是,馬汲突然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犯了致命錯誤!
在官員中,贊同房產(chǎn)報備的是少數(shù),反對的是大多數(shù),自己可以用人多勢眾來制造輿論!
可這個話題捅到報紙上,如果放在整個社會上,那支持房產(chǎn)報備的,反而是大多數(shù)了!
明明優(yōu)勢在我,為什么要將蘇澤的奏疏捅到報紙上?
馬汲恨自己昏了頭,以為自己得到了都察院同僚,還想把蘇澤的奏疏刊登在報紙上,狠狠羞辱他。
卻沒想到現(xiàn)在都察院反而處于不利地位了!
馬汲連忙將報紙收起來,擔(dān)憂的等待事態(tài)進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