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許這就是此生僅有的機會,一旦錯過可能就是蹉跎一生一事無成。
些許的阻礙又算得了什么?
如果前怕狼后怕虎,又如何能成大事。
見到太子之后,他目不敢斜視,甚至都不敢抬頭仔細打量。
只是隱蔽的看了一眼,就將朱雄英的樣子牢牢記在心里。
他關(guān)注更多的,反倒是太子下首坐著的那個人,看年齡比自己還年輕。
但他卻一點都不敢輕視對方。
能坐在這個位置的,普天之下只有一個人,陳景恪陳伴讀。
即便是和大明開國集團相比,都毫不遜色的一個傳奇人物。
雖然明面上的職務(wù)只是太子伴讀,然而誰都知道,他干的是宰相的活兒。
在民間關(guān)于他的傳說不知凡幾。
其中最著名的,就是駙馬傳系列。
民間自行演繹的版本,已經(jīng)不知道有多少,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版本。
通行天下的整理版,也已經(jīng)出到了第十五部
。
當然了,駙馬傳的故事都是杜撰的,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。
一般杜撰,都會夸大主角的能力。
楊士奇研究過陳景恪,所以他知道,駙馬傳連對方百分之一的功績都沒寫出來。
什么偵破案件、為民請命,與奸賊斗智斗勇,都太小兒科了。
真正的能人,是操縱天下。
眼前這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做到了。
未來自己能有多大的成就,除了要看皇帝和太子的態(tài)度,這個年輕人也有決定權(quán)。
所以,自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,以這本書為契機討好太子,同時也和陳伴讀建立一定的聯(lián)系。
他甚至已經(jīng)想好了,回頭就借著探討編書事宜,去陳府拜訪。
等熟悉了之后,就展露對新政的理解,從而獲得舉薦。
陳景恪還不知道,這個叫楊士奇的人,已經(jīng)開始講注意打到了自己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