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?
不僅僅是生產(chǎn)力不足以做到,更在于朱元璋和朱標的猶豫。
他們習慣了愚民政策。
這一招確實很好用,將所有問題都簡化了。
百姓什么都不知道,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那一畝三分地上,接受統(tǒng)治階級的剝削。
一旦開啟民智,一旦百姓學會問為什么,事情就會變得復雜起來。
統(tǒng)治階級是不愿意面對這些問題的。
包括朱元璋和朱標,都不例外。
甚至就連朱雄英內(nèi)心,可能都存在著相同的疑慮。
愚民政策那么好用,為什么還要冒險開啟民智?
不是多此一舉嗎?
陳景恪繼續(xù)說道:“如果大明繼續(xù)走以前的老路,目的也只是在這一隅之地稱王稱霸,愚民政策確實很好用?!?/p>
“若我們想走出去,想與世界列國爭雄,就必須要完成身份認同的構建?!?/p>
“否則大明還有什么值得百姓留戀的呢?”
“如果他們掌握有一技之長,還有機會成為他國君主的座上賓?!?/p>
“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?yōu)楹芜€要回到大明?”
“到時候大明的人才就會為列國所用,來和大明爭鋒?!?/p>
朱雄英眉頭一挑,眼神馬上就不一樣了。
這也是他和朱元璋朱標不一樣的地方,從小接受陳景恪的教導,他的目標更加遠大。
尤其是帝國計劃的提出,讓他的理想有了切實的目標。
只要是對帝國計劃有利的事情,他都會去做。
陳景恪頓了一下,見他聽進去了,心中一喜繼續(xù)說道:
“帝國計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且必須要打好基礎?!?/p>
“陛下當政期間,以解決邊患為主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