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是后者,那事情就好辦了。
作為穿越者,他有太多辦法利誘朱元璋打開國門。
這次拿出倭國銀礦,就是一次試探。
方才大家就在討論錢幣之事,他提出倭國有銀礦,也不會引起朱元璋的懷疑。
至于為何特意提呂宋群島,是為以后下南洋打基礎。
免得到時候再找別的借口。
朱元璋的反應,說明他對銀礦感興趣,不介意占為己有。
否則也就不會派人去調(diào)查。
這說明他并非目光短淺,只是被讀書人宣揚的天朝上國思想影響了。
但在實打?qū)嵉慕疸y財寶面前,老朱不介意修改《皇明祖訓》。
對陳景恪來說,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。
他已經(jīng)開始思考,該如何利誘老朱出海掠奪資源了。
正義執(zhí)行
事實上,陳景恪對朱元璋的誤解挺深的。
老朱可不是目光短淺之人,相反他看的比大多數(shù)人都遠。
從建國之初,他就專門組建了一個機構,收集各地信息繪制世界地圖。
最終在洪武末年,繪制出了地球史上第一張世界地圖。
大明混一圖。
這張地圖涵蓋了亞歐非三大陸,地形地貌標注的也比較準確。
有理由懷疑,朱棣最初下西洋的路線資料,就是來源于此。
只是,人的思想難免會受限于時代的約束。
朱元璋也不能例外。
他和這個時期大多數(shù)人一樣,對華夏之外的世界帶著一種鄙夷的心態(tài)。
貧瘠之地,取之何用。
不過這也是能理解的,至少在明朝初期,華夏有資格俯視域外所有地方。
現(xiàn)在,作為穿越者的陳景恪,給了朱元璋一個走出去的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