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尤其是王莽之亂時期,因朝廷無力治理,黃河更是連年決堤,導致赤地千里?!?/p>
朱雄英說道:“真想知道,他到底是如何治理黃河的。若我們學會了此法,就可以徹底解決黃河水患?!?/p>
說著,他期盼的看著陳景?。骸熬般∧阒绬??”
陳景恪搖搖頭:“他的治黃之法已經(jīng)失傳,就算沒失傳,也不一定適合現(xiàn)在的大明?!?/p>
“只要朝廷愿意,我們可以找出適合我們的治黃之法?!?/p>
朱雄英鄭重的點頭:“我們一定能找到這樣的方法,徹底降服黃河的。”
如果說之前他還覺得黃河不可控的話,在得知王景的功績之后,就生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。
別人能做到,我大明也一樣能做到,甚至比他們做的更好。
陳景恪很滿意他的雄心壯志,不論能不能做到,至少要敢想。
“想治理黃河,就要知道黃河最大的問題是什么……你知道黃河最大的問題在哪嗎?”
朱雄英回想書上的記錄,說道:“泥沙,黃河水攜帶大量泥沙,在下游淤積,抬高河道……”
陳景恪笑道:“對,就是泥沙,所以治黃先治沙。”
“要想治沙,就要了解黃河中的泥沙是怎么來的?!?/p>
要說核心了嗎?
朱雄英反而有些失望,以往講課,都是從古講到今,然后給出解決之法。
今天怎么一步到位了。
陳景恪不知道他在想什么,繼續(xù)說道:“黃河的泥沙是從上游地區(qū)攜帶而來,具體是……”
他拿出一張地圖,指著上面道:“黃河的泥沙大部分都來自于這三個地方。”
晉陜高原、河套平原、鄂爾多斯高原。
朱雄英收起小小的失落,低頭仔細看了起來。
“這三個地方處于黃河中上游,支流幾乎全部匯入黃河……”
“黃河里的泥沙,就是這些支流攜帶而來的?!?/p>
朱雄英疑惑的道:“為何這里的河流,會攜帶如此多的泥沙呢?”
陳景恪贊許的道:“問到點子上來了,為什么呢?因為水土流失?!?/p>
“就是這些地區(qū)的植被,被大面積破壞,土壤裸露?!?/p>
“沒有植被保護,雨水就會將泥土沖走,最終帶入黃河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