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在這個年代,可供他們選擇的路不多,入籍大明就成了救命稻草。
了解過這些部落的底細之后,陳景恪心中更加自信,這場會議肯定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。
事實上也確實如此。
朱雄英在民間的聲望是很高的,畢竟天命太孫。
他親自出面主持會議,足見會議的規(guī)格是有多高。
那些部落首領,一個個激動的話都說不利索了。
所謂攤牌,更像是朝廷單方面宣布入籍條件:
一,封部落首領為土司,允許自治。
二,朝廷在環(huán)境較好之處,為他們劃分一塊土地,供其定居生活。
三,允許土人與漢人交易,地方衙門不得為難。
四,各部需要以漢名入籍,為了方便他們和漢人接觸,朝廷會頒發(fā)身份牌。
只要攜帶身份牌,就可以證明是大明子民,衙門也不會為難他們。
朱雄英解釋道:“土蠻有人心向朝廷入籍大明,但更多的部落沒有入籍?!?/p>
“你們也不想那些人,假冒你們的名字,出來劫掠犯事吧?”
各部落首領忙不迭就同意了。
我們歸順大明換來的好處,豈能讓那些野蠻人給竊取了。
身份牌來的好,必須要給,不給都不行。
第五條,大明會派遣宣政使前往各個部落,主管教化工作,同時宣傳大明律法。
以免有人出來交易的時候,不懂規(guī)矩犯了法。
朱雄英強調(diào)道:“諸位放心,宣政使只管教化不管行政,治理部落的還是你們?!?/p>
陳景恪臉一拉,說道:“諸位,朝廷給你們的好處已經(jīng)很多了。”
“若連這一點都無法答應,那我覺得咱們也沒必要談了?!?/p>
朱雄英勸道:“陳伴讀莫要如此,我相信諸位首領都是明事理之人,定會同意的。”
見此,本來還有些不樂意的部落首領們,不禁心中一凜。
他們才是有求于人的一方,朝廷給出的好處已經(jīng)夠多了,甚至寬松到有些超乎他們的想象。
原本他們以為,朝廷會提出很多過分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