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他們以為,朝廷會提出很多過分的要求。
沒想到,除了派遣宣政使,就再沒有別的條件。
如此寬松優(yōu)渥的條件,要是還不肯答應,那實在說不過去了。
恐怕朝廷也會發(fā)怒,聽說晉王朱棡這個大殺神還在南昌。
真把他惹怒了派出大軍圍剿,別說好處了,能不能活下來都不好說。
于是,各部落首領紛紛表示,歡迎宣政使到來。
我們一定全力配合宣政使的工作。
這些人也發(fā)現(xiàn)了,太孫很和氣很好說話。
于是有一個部落首領,小心翼翼的提出一個請求:
“蠻夷之人家無余財,繳納不起丁稅?!?/p>
“不知可否先免除我們五年……不,只要三年……實在不行兩年也行?!?/p>
“只要免除兩年丁稅,等我們將土地開墾出來,一定足額繳納?!?/p>
這其實也是很多蠻夷部落,不愿意入籍的另一個原因。
入籍能不能得到好處還不知道,反正丁稅是要繳納的。
別說他們本就貧窮,就算有錢也不是這么造的啊。
但對大明來說,稅事關(guān)國家穩(wěn)定,必然是不可能免的。
有明一朝,從來沒有給某個群體免過稅。
包括士紳、官吏、權(quán)貴階層,都要繳納賦稅。
朝廷給他們的特權(quán),只有免除徭役。
士紳免稅那是滿清為了收買讀書人,搞出來的玩意兒。
大明后來收不上來稅,是因為士紳宗族階級偷稅漏稅。
所以,聽到這些蠻夷竟然要求免除人丁稅。
雖然只是暫時免除,在場的官吏還是紛紛皺眉,然后將目光看向朱雄英。
此事只有他能做主,別說江西本地官吏,就連朱棡都沒那個權(quán)力。
在眾人的注視下,朱雄英笑道:“免除兩年哪夠,要免就多免幾年?!?/p>
“我決定,今日在場的十三家部落,免除十年丁稅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