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著那土沁的位置,羅旭不禁露出一抹無奈。
因為這里原本的字雕,已經(jīng)幾乎全被沁色遮擋住了,只留下邊上的三個小點。
看是看不出來了,只能靠猜了。
看著那三個小點兒,羅旭暗暗推斷,有可能是三點水,又或是……走之底。
可關鍵的是……那“贈”“少”二字好像毫無關聯(lián),就算自己猜出第三個字,恐怕也很難猜出意思。
無奈之下,羅旭便將注意力又轉(zhuǎn)到了玉佩背面的幾個字。
淮左,曾周,戊辰年夏。
淮左,應該指的是淮南東路,這是宋朝版圖上的一塊,也就是如今江蘇長江以北一帶,這塊玉佩能看到北宋,這倒是可以對得上。
至于曾周……更像是人名,不過羅旭顯然并沒有聽過,畢竟在古代不會每個人都是名人,也許只是個普通人的名字。
要真是那樣,這塊玉佩或許并沒有太大價值,當然,幾萬塊還是值得的。
當然,這都是猜測。
也許曾周還有其他意思,不過此刻,羅旭卻很難想出來。
緊接著……便是戊辰年夏。
羅旭腦中飛速運轉(zhuǎn),想著北宋時期的戊辰年是哪一年,所以只要想出一個,再用一甲子進行加減便好。
找到一個年份,羅旭便推算了出來,北宋戊辰年分別是公元968年、1028年和1088年!
隨后,他便開始想,北宋年間的這三個年頭,有什么歷史大事件。
當然,即便想出了,還要和這上面的字雕說得通才行,不然想出一大堆也是沒用。
968年應該是北漢皇帝劉鈞死了,宋太祖見有機可乘,便發(fā)兵討伐,但軍事上的事,似乎很難和這塊玉佩聯(lián)系起來。
想到這,羅旭直接放棄了968年。
而1028……北宋減免賦稅?調(diào)整三司?
羅旭又看了看這幾個字,似乎也不太可能。
便只剩下公元1088年了。
元佑三年,北宋應該是在做貧民安置,宋哲宗決定恢復廣惠倉制度。
想到這,羅旭不禁倒吸了一口氣,甚至抓了抓腦袋。
難道這就是一塊普通的北宋玉佩?
民間書生的?
羅旭顯然不甘心,這玉佩雕工上乘,若是在北宋年間,真的不像普通人能用的。
不對!
自己的思路方向似乎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