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請(qǐng))
灌江口二郎治水
“人族未來的路,究竟在何方……”
“難道注定要在漫天神佛、妖魔鬼怪的陰影下艱難求生……”
“在天庭諸神的喜怒無常中任人擺布,如螻蟻般茍且偷生?”
大禹身形一展,已化作一道流光,出了南天門,直入云海之間。
大禹順著天下江河的脈絡(luò),一路查看水患災(zāi)情,所到之處,皆是洪水滔天、濁浪排空,房屋被沖垮,良田被淹沒。
水患,猛于虎也!
人族百姓們?cè)诤樗袙暝艉?,哭喊聲、求救聲此起彼伏,不絕于耳,聲聲刺痛著他的心。
大禹在浩瀚的云海中,目睹著下界洪水肆虐的慘狀和人族流離失所的凄涼,心中滿是對(duì)人族未來的迷茫與思索。
不知不覺間,順著水流,大禹已至南贍部洲的灌江口畔。
但見那灌江處,卻與別處大不相同,竟無甚水害災(zāi)情,一片安寧平和的景象。
江水平靜如鏡,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,岸邊綠樹成蔭,花草繁茂,人族百姓們安居樂業(yè)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“灌江口……”
大禹心中一動(dòng),似是被這安寧祥和的景象所觸動(dòng),抬眼望去。
只見楊戩與楊嬋兄妹二人正凌空而立。
楊戩身姿挺拔,一襲銀甲銀袍,面容冷峻,周身神力流轉(zhuǎn),天眼驟然開。
楊嬋則身姿婀娜,眉眼間透著溫柔與堅(jiān)毅,手中寶蓮燈綻放出萬丈光芒,照亮了這一方天地。
楊家兄妹二人正合力施展神通,將一股股晶瑩剔透、蘊(yùn)含著磅礴力量的水流送回天河。
那水流,正是逃逸下界、肆虐人間的天河弱水。
這弱水,原是天河之精,乘著天界大戰(zhàn)之際,兵分八路,逃逸下界。
天河弱水一水化萬水,所過之處,洪濤肆虐,房屋倒塌,良田被淹,生靈涂炭,無數(shù)百姓流離失所,哀鴻遍野。
而楊戩與楊嬋,心懷蒼生,未待玉帝旨意,便自發(fā)行動(dòng)起來,欲拯救人間于洪水之中。
楊戩運(yùn)轉(zhuǎn)神力,口中念念有詞,雙手結(jié)印,磅礴的法力如洶涌的波濤般涌出;楊嬋手持寶蓮燈,蓮步輕移,燈中光芒閃爍,與楊戩的法力相互呼應(yīng),共同將弱水逼回天河。
在楊戩和楊嬋二人合力之下,他們已成功將二路弱水送回天河,正欲返程。
大禹目睹此景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,心中暗道:
“這世間,唯有如楊戩、楊嬋這般,身負(fù)人神血脈,既擁有人性的溫情,又具備神族的力量,方能真正兼顧人與神的平衡。”
“于這紛繁復(fù)雜、危機(jī)四伏的三界,為人族撐起一片安寧之地?!?/p>
“軒轅劍……”
念及此處,大禹的目光落在了身旁的軒轅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