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勤所寫的東西,純粹就是一時的心血。
他打算弄一個征文活動,就本省民俗、歷史趣聞征稿,可以是小說、小品,甚至是成熟的劇本,
沒錯,他還是打算把千古情的模式給搬過來。
其實,千古情在97年就有了,但如果他現在聯系千古情讓他們?yōu)榇謇锞幣乓粰n舞臺劇,
估計人家會直接噴他一臉,你臉多大,敢讓我們給你們村搞一檔節(jié)目,你怕不知道,一檔舞臺劇從舞臺到編排需要多少錢吧。
第二天,他接到了領導的電話,然后拿回了自己的稿件,發(fā)現上邊居然有批注。
‘出發(fā)點較好,但影響考慮不足,弘揚閩客文化,當加大宣傳,要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…’
趙勤知道這肯定不是付蘇的批注,不然直接告訴他就行了,至于意思,他一時之間也有點一知半解。
“弘揚閩客文化是你一個人的事嗎?”
付蘇的問話把趙勤干懵了,好半天才愣愣的搖了搖頭。
“這就對了嘛,你要讓那些高潔之士、思鄉(xiāng)游子也參與進來,總不能吃獨食啊?!?/p>
趙勤恍然,要不是場合不合適,他都想給付蘇點個大大的贊,這話說得太有水平了。
意思就是,征集劇本、包括接下來的舞臺搭建、排演的錢,不能是你趙勤一個人出錢,還得給一些愛心人士,急于為家鄉(xiāng)做貢獻的人一點機會,
他當然樂意,巴不得這部分錢全部募集而來呢。
之前他的心思很單純,因為這些節(jié)目排出來是要售票的,算是村里的一項商業(yè)行為,
而自己掏出個一百多萬征稿,算是為村里做點事,
怎么說現在他也是身價幾個億的人,目前也就村小學,他一年多少捐一點,真正為集體的事,他還真做的不多。
“領導,那這個我們怎么宣傳呢?”
“你只負責征稿的事,剩下的我來負責,最好弄一個審稿委員會,你一個人公信力不足。”
趙勤有些為難,“領導,我們這個不評獎,我就是征集能用的劇本,不一定要寫得花團錦簇,更關鍵是搬上舞臺要有效果?!?/p>
“這個我知道,所以不會找作協的人,到時看看曲協那邊安排幾個人,放心,以你的意見為主導?!?/p>
話說到這份上,趙勤自然不好再說。
與領導告別,趙勤回了家就找到了趙安國,“爹,咱村里還要建一個劇院。”
趙安國頓了一下隨即表態(tài),“這個好,到時請幾個戲班子駐場,閩劇、高甲戲、莆仙戲都能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