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素來不喜這等吟風弄月的場合,怎會出現(xiàn)在詩會?且這滿樓的溫文爾雅與他渾身的鋒芒,真是毫不相干。
“王爺要不我?guī)ノ鲙俊蔽氖坑行殡y,這三人都是得罪不起的,若鬧了什么不愉快,他可小命難保。
“不用,就這。
”文士只得應了聲“是”,連忙退下。
沈明宜一直看著這一幕,悄悄湊近崔莞言,壓低聲音:“他怎么來了?”崔莞言心中更是無奈,本就不愿與之同席,語氣一冷:“王爺自重,您若與我們同席,傳出去怕是要壞了我們的名聲。
”褚元唐似是全沒聽見她的話,自顧自落座,舉壺斟茶,慢悠悠抿了一口,唇角勾起似笑非笑地道:“同席便壞名聲?你與沈霆之同車時,也不見有什么風言風語。
”這話一落,沈明宜當即不樂意,正要反駁,卻被崔莞言伸手攔下。
“王爺既愿坐,坐便是,我們自是不敢忤逆。
”今日的褚元唐破天荒穿了件月白繡云紋的袍子,腰懸溫潤佩玉,仿佛刻意要沾染幾分溫文如玉的假象。
可那張冷得生人勿近的面孔,生生將那股子溫潤割得干干凈凈。
崔莞言不甘就此讓他安然落座,淡淡添了一句:“王爺,這顏色不襯你。
”上一次見他穿這種顏色,還是前世成婚不久,她不知他喜暗色,熬了好幾日,親手縫制了同樣式的袍子送給他。
起初他連碰都不碰,半月不曾穿過,后來某日迎客,他忽然穿上了,那時她以為他終究是肯慢慢接受她的。
可惜,褚元唐向來最會吊著人心,厭惡的時候沉默到底,卻偏偏在她最想放棄時,遞過一點溫情,讓她以為自己不是全無位置。
只是等她伸手去抓,才知那是空影。
褚元唐冷笑了一聲,并不反駁。
這時有個穿淺青短衫的姑娘端著漆盤進來,沈明宜瞧了兩眼,一拍崔莞言的手臂,道:“你是通州案里的趙巧兒?”她身量較前些時日豐盈了些,皮膚白了許多,面上也添了幾分血色,眉眼依舊秀氣,卻不再有蜷縮怯懦的神情。
趙巧兒笑著點頭,“托好心人的福,才得在這里做些雜活養(yǎng)活自己。
”“在通州,我拋頭露面彈琵琶常遭人恥笑,這里的文人倒說我敢抗,是女中豪杰。
”趙巧兒說著面上浮起安然度日的笑意。
崔莞言想,那案是沈霆之接的,如今趙巧兒落到這處安穩(wěn)之地,會不會是沈霆之暗中安置?沈明宜忍不住追問:“是誰幫的你?”趙巧兒卻沒接話,眼神在落座三人里一轉(zhuǎn)便低下頭,“這……不便說。
”她欠了個身,轉(zhuǎn)身下樓去。
樓下喧鬧漸歇,主文士拱手宣告詩會開始,案幾上新硯已磨好,紙筆鋪陳。
崔莞言憶起前世的詩會,那次她未到場,只聽說會上有個不露面的神秘人,寫出的詩字字珠璣,壓過了在場所有舉子。
那人的經(jīng)義策論同樣鋒芒畢露,甚至有人斷言,若他愿意參加科舉,狀元之位必定囊中取物,是各方勢力都要爭搶的謀士。
她記得當時,無論是京中望族,還是幾位王爺?shù)哪涣?,都在暗中探問他的身份,卻無人得知半點。
視線落在對面的褚元唐身上,他神情淡漠,目光卻若有若無地掃向樓下人群。
以他性子,本不會來這種詩酒場合,怕不是沖著那位才子來的?畢竟,褚元唐身邊多是武將,缺的正是一個能在廟堂之上與他并肩出謀劃策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