韋瀅留在原地。
那位姜叔叔,只交代了他兩件事,都與真境宗千秋大業(yè)沒有半顆銅錢關系。
一件事,是別再去招惹隋右邊。
另外一件事,是好好照顧那個他從北俱蘆洲抱回來的孩子,所有開銷,都記賬上,姜氏自會加倍還錢。
韋瀅都答應下來。
看著那個愈行愈遠的女子背影。
韋瀅開始期待那場問劍,希望不要讓自己等太久。
韋瀅當下唯一的憂慮,在于寶瓶洲的劍道氣運一事,透著些古怪。
這會影響到自己的大道。
————
一條巷弄里邊,一位白衣少年郎在下野棋掙錢,已經(jīng)掙了不少銅錢,晚飯算是有著落了。
至于棋盤棋子,都是先從一位同道中人那邊贏來的,后者輸了個精光,罵罵咧咧走了。
白衣少年身邊蹲著個神色木訥的孩子。
崔東山看了眼天色,差不多了。
卷起行頭離開了巷子,至于那棋盤棋子都讓孩子背在了包裹里邊。
崔東山靠著掙來的錢,吃了頓酒菜,找了座客棧住下。
崔東山掏出一張白紙,趴在桌上,倒持毛筆,輕輕敲擊桌面。
瞥了眼安安靜靜坐在對面的孩子,崔東山笑瞇瞇道:“高老弟,說不定以后你與那崔賜,就是老祖宗嘞?!?/p>
孩子懵懵懂懂,看著崔東山。
崔東山收回視線,始終并沒有落筆,只是在心中繼續(xù)完善那三條根本脈絡,九條大綱,三十六條細則。
但是在這之中,需要崔東山去篩選和界定太多的事項。
喜,怒,哀,樂,愁,憂,渾噩,驚,懼,寂靜,思慮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身,家族,民風鄉(xiāng)俗,國,天下,生死。
認同感,抵御孤獨。歸屬感,身心安處。成就感,以虛無之物消解實在之物。
人生道路上的眾多情況:生離,死別。喧囂,獨處,孤苦,愉悅,飽餐,饑寒。舒適,溫暖,愜意,滿足??崾睢篮?。
扎針,心絞,悲慟,震怒。慍怒。竊喜。僥幸。羞愧。懊惱?;诤?。敬仰,愛慕,艷羨,憎恨,憤懣,愉悅,傷感,憂愁,嫉妒……
下一個相對復雜的層次:釋然,恍惚,迷茫,糾結(jié),頓悟……
再下一個高度的感知:堅韌,崩散,執(zhí)著,淡然,冷漠,炙熱,奮發(fā),從容……
三者之間,崔東山還要做大量的顛倒、替換、修正。
三者之間,又有著一個極其復雜的相互爭斗、融合、打殺、消逝、新生、壯大、歸無的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