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不得拉攏大多數(shù),打擊一小撮么,別看有些人嘴里喊著重義不重利,但大多數(shù)人都是重利的,天下熙熙,皆為利而來,天下攘攘,皆為利而往。
整合一個能被大多數(shù)人接受的共同利益,托舉起大漢向前飛奔,這是我思考的目的。”
是啊,利益,無論儒家怎么強調(diào)重義輕利,人都是要吃飯穿衣的,誰也無法改變,孔子都要說“富而后教”。
管子的“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,衣食足而知榮辱”,這句話還是太全面了。
“朕就是帶著大家一起謀取利益,并且分配利益的人?”
劉徹忽然發(fā)現(xiàn),以往的天命論還是太虛浮了,在真金白銀的利益面前,在畝產(chǎn)數(shù)千斤的糧食面前,
自有大儒為你辯經(jīng)。
百姓們也不在乎你嘴里說什么,吃飽飯的他們自然會用實際行動做出選擇。
“先放這吧,朕要好好想想?!?/p>
強如劉徹,也不敢立刻做出決斷,必須要多思考思考才行,畢竟他要擔負責任,和只會口嗨憂國憂民的人不同,他真的是一國之主。
從未央宮出來,陸鳴直奔少府的煉鐵坊,卓三派人傳信說煉鋼法有進步,他要去看看是怎么個事。
“侯爺,”
許久不見,卓三的臉還是一如既往的紅,紅臉大漢此時喜氣洋洋。
“說說吧,有什么進步?!?/p>
卓三拿出一個鷹嘴型的金屬件,“侯爺,通過淬火和回火技術(shù),已經(jīng)能比較穩(wěn)定的制造出硬度高、耐磨損的擊錘?!?/p>
擊錘,燧發(fā)槍的關(guān)鍵部件之一,和燧石夾之間需要反復撞擊產(chǎn)生火花來引燃火藥,要求鋼材兼具硬度和韌性才能滿足要求。
卓三這兩年滿腦子都是熱處理、滲碳法等詞匯,終于在熱處理技術(shù)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
對淬火和回火等技術(shù)掌握得堪稱爐火純青,接近了這個時代所能承載的極限。
“侯爺,咱們現(xiàn)在用的都是最上等的焦炭,鐵礦也是來自石碌鐵礦的最上等原料,強強聯(lián)合之下才解決擊錘的問題?!?/p>
他拿起擊錘敲在另一個擊錘上,聲音堅實又清脆,
“又硬又結(jié)實,比以前強了不少?!?/p>
接著他又獻寶似的帶著陸鳴來到一處造型有些奇特的火爐旁,火爐中正擺著一個圓柱形的土黃色東西,中間部位是空心的。
陸鳴認識這個東西,還是他指導卓三制造的,用來煉鋼的坩堝。
“侯爺,添加石墨后坩堝果然能承受更高的溫度了,煉出來的鋼比以前強了不少。”
以前不是沒人用過這種煉鋼辦法,但是溫度始終升不上去,坩堝就被燒化了,要不是侯爺堅定的告訴他,加入石墨一定可以提高坩堝的耐熱性,
他也不會投入大量時間進行實驗,最終確定了黏土和石墨的最佳配置比例,制造出目前為止最為耐火的材料。
“在耐火材料上,你還可以繼續(xù)探尋新的配方,對于煉鋼技術(shù)很有用?,F(xiàn)有的這個配方你要交上來,作為朝廷的機密技術(shù)保管。
我會向陛下給你申請獎勵的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