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等個時機吧,”戚竹音把酒杯擱下,“都是說不準的事?!?/p>
兩個人交談間,看著小侯爺費適也到了。費適跟潘藺是至交,這些天他因為潘藺的死訊大病一場,沒再玩了,能見到他一回不容易。
戚竹音說:“小侯爺去八大營了?”
“潘承之死了,他受了刺激,突然振奮起來,要謀個差事?!表n丞飲了些酒,“朝中哪還有空缺?也就八大營能容得下,我就把他調(diào)到春泉營去了?!?/p>
春泉營配備火銃,戚竹音想起樊州翼王的那些火銃,就想起闃都的蝎子。她長嘆一聲,終于肯正視韓丞,說:“指揮使。”
韓丞忙傾身做出傾聽狀。
戚竹音神色凝重,說:“餓了?!?/p>
韓丞當即哈哈笑,道:“大帥往年不在闃都,不知道開宴前得墊墊肚子?!彼麎旱吐曇?,“寒食宴都是冷食,還是中秋宴更有吃頭,那會兒有好酒和螃蟹,坐在御園內(nèi)賞月就花,美得很。”
兩個人就此相談甚歡,直到殿外的太監(jiān)清亮地宣太后玉駕,他們才起身,退到小幾后邊,跪地伏身,跟著孔湫齊聲請安。
太后戴著金累嵌寶珠十二龍鳳斗冠,耳墜東珠排環(huán),打扮雍容華貴,絲毫不見受損的疲態(tài),端莊落座后只道了聲“起來吧”,便不再言語。朝官們再度行禮,待禮停后,儲君李劍霆才跨入殿內(nèi)。
戚竹音酒量一般,在席間跟韓丞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,幾次敬酒都被韓丞婉拒了。韓丞沒有帶刀,心里謹慎,時刻留意著殿門口,那里有他布設的近衛(wèi)。
孔湫率領百官朝太后和儲君依次敬酒,席間氣氛正酣,福滿指揮著太監(jiān)們上菜。翰林院的官員們妙語連珠,幾個笑話講得席間官員都前仰后合,就連太后都緩和了神色。
李劍霆適時起身,端杯敬太后。
太后慈愛地看著她,道:“好孩子,像先祖光誠爺,以后江山交給你打理,哀家放心?!?/p>
李劍霆都這個歲數(shù)了,哪還有“以后”呢?
李劍霆躬立著把酒水飲盡,雙頰隱約紅起來,看著靦腆。她跟太后母慈子孝,說:“皇孫愚笨,對政事一知半解,不知何時才能頓悟,須得皇祖母日日督促?!?/p>
李劍霆還沒有參政,丹城田稅案以前,她在明理堂聽的都是內(nèi)閣呈報的官樣文章,許多政事確實一知半解,但孔湫幾個人私心教授,在講課時給她剖析解讀,所以這話也只不過是場面話而已。
太后同李劍霆飲了。
儲君沒有登基前,一切政務都該由輔政大臣孔湫率領內(nèi)閣來裁定,太后代行的天子之權本來只有象征性的批紅權,但太后憑靠世家和都軍左右朝政,早已偏離了李劍霆說的“督促”二字。
李劍霆躬身退下,在酒滿后敬了孔湫,師生兩人相互行禮。她依次往后,終于敬到了韓丞身前。
此時殿內(nèi)笙樂正響,門口的垂帷放了下來,把殿門罩在了陰影里。韓丞還禮,待他飲盡后,聽李劍霆說:“指揮使是先帝的左膀右臂,兼領都軍總督,辦事仔細,勞苦功高,讓我很是敬佩?!?/p>
她言語間,身后的福滿就再度把酒滿上了,韓丞見狀趕忙道:“殿下折煞老臣了?!?/p>
李劍霆笑了笑,她眉間病倦沒有散盡,這么一笑,意外地有些柔婉,玩笑道:“老師是內(nèi)閣元輔,指揮使是錦衣衛(wèi)元老,我怎么能厚此薄彼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