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席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開始,菜肴精致而不過分鋪張。
席間劉縣令舉杯,勉勵三人戒驕戒躁,潛心向?qū)W,爭取府試再創(chuàng)佳績,為咸寧增光。
不過多是縣令在說,三人恭敬應(yīng)答,偶有關(guān)于經(jīng)義的簡單問答,張允答得漂亮,王明遠則言簡意賅,切中要害。
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
劉縣令示意隨從捧上三個紅綢包裹的小盤,親自遞到三人手中:“些許程儀,聊表心意。望爾等不負所學(xué),早獲功名。”
入手微沉,是五兩一個的官銀。
這不僅是賀儀,更是縣令對治下教化成果的期許——多出一個秀才,都是他這位父母官政績簿上重要的一筆。
宴罷,張允與張白官先行告退。
劉縣令卻溫和地開口:“明遠且留一步?!?/p>
王明遠心頭微動,依言停下腳步。
待園中只剩二人,劉縣令的聲音壓低,目光深邃:
“你的策論,條陳清晰,切中弊要。本官已稍加潤色,附于本縣今歲春荒應(yīng)對條陳之后,報往州府了?!?/p>
他頓了頓,看著王明遠的眼睛,意味深長地補充道,
“此乃為國獻策,亦是爾才學(xué)之證。日后……若在學(xué)業(yè)或他事上,有需本官斟酌之處,可來尋吳師爺遞個話?!?/p>
這番話,說得極其含蓄,但王明遠瞬間明白了其中的“交易”意味——縣令用了他的策論作為政績,也留下了一個若有若無的承諾。
“學(xué)生謝縣尊大人提點栽培!”
王明遠深深一揖,心中并無多少驚喜,反而更添一分清醒。
功名路上,人情世故,亦是學(xué)問。
他現(xiàn)在無權(quán)無勢,只是個小小的童生,知道了這是場“交易”又能如何?
知道了那莫須有的承諾或許只是空口白話又能如何?
走出縣衙側(cè)門,清冷的夜風拂面而來。
街角里,一個魁梧的身影立刻迎了上來,正是不知等了多久的王大牛。
“三郎!”王大牛的聲音帶著些涼意,卻掩不住關(guān)切,“咋樣?吃飽沒?縣令老爺說啥了沒?”
“挺好,大哥?!?/p>
王明遠看著大哥凍得有些發(fā)紅的鼻頭,心頭涌起暖流,將手中那個沉甸甸的紅綢小包遞過去,“縣令大人賞的程儀?!?/p>
王大牛接過,入手后一沉,臉上瞬間綻開一個近乎傻氣的笑容,小心翼翼地將銀子揣進懷里最貼身的口袋。
“好!好!”他絮叨著,仿佛已經(jīng)看到了爹捧著銀子、對著祖宗牌位又哭又笑的樣子。
王明遠點點頭,望著縣城闌珊的燈火,深深吸了一口帶著寒意的空氣。
府試、院試……路還長。
而此刻,他想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