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回陛下,蒼山戰(zhàn)船入水后我們就開始了海運遮洋船、運糧大船和靜波級商船的研發(fā),靜波級商船我們根據(jù)福船和運糧大船的技術(shù)改造了十幾個版本,基本已經(jīng)定型。
最遲明年三月份就能成熟下海,完成一次遠洋航行后,若是沒有大問題就可以接受商人的預(yù)定了。
但這種大船若是想要穩(wěn)固、耐用,最好的是選擇耐腐蝕和抗蟲蛀的柚木,且整木得經(jīng)過處理,
加上材料稀少和技術(shù),以及其它商船的需求,前三年每年能產(chǎn)出十艘已經(jīng)是極限了。
三年后漕船全部更換完成,其它造船場就能空出部分工匠,那個時候柚木等木材也儲備差不多了,每年出個三十到五十艘問題不大?!?/p>
“無妨,少就少,前期由供銷社使用,一來東非這邊還用不上,三年內(nèi)全力開拓東非,二來讓朝廷來測試性能,成熟后再交付商人,如此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證。
商船的事情以安全為第一要素,其次則是耐用性,最后則是成本,這一點你們自行把控?!?/p>
“臣明白!”
王徵點了點頭,遲疑了一下后,低聲道:“陛下,靜波級商船雖然能保證穩(wěn)定性和安全性,運載量也足夠,可煤炭的補給依舊是個大問題。
按照設(shè)計,大船有七十二萬斤的煤炭艙,若是運輸瓷器、絲綢等等較輕的貨物,煤炭補給艙能裝百萬斤煤炭。
我們估算這種裝了兩到三臺大型蒸汽機的大船,即便是我們用了非洲那邊傳來的橡膠來密封,百里消耗至少也要在萬斤左右。
若是算上順風(fēng)、洋流等等因素,平均下來也得八千斤,也就是說,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,靜波級的商船一次性能航行一萬三千里左右。
這個距離剛好能從蘇門答臘西北角的沙璜到經(jīng)錫蘭橫渡印度洋到馬達加斯加。
我們還要預(yù)留在海上遇見風(fēng)暴等問題全速航行的煤炭,至少得二十萬斤的預(yù)留,所以煤炭補給問題解決不了,靜波級商船依舊無法商用?!?/p>
“這……”
崇禎揉了揉有些發(fā)脹的太陽穴,心中狠狠的吐槽了一句,王徵動輒數(shù)百萬斤的數(shù)據(jù)聽得他腦殼疼,簡直是嚇人。
“王愛卿,這個事兒朕有些考慮,一會兒和海軍的需求一塊兒解決,現(xiàn)在我們先解決另一件事兒?!?/p>
不待王徵出聲,崇禎看向王徵,問道:“王愛卿,你知道噸這個計重單位嗎?”
“知道!”
王徵先是怔了一下,眼中閃過一絲興奮,隨即快速解釋道:“噸這個單位是起源于古羅馬和古希臘的,是與酒桶的容量和重量有關(guān)。
一個標準酒桶的容量約為兩百五十二加侖,大約是約九百五十升左右,裝滿酒后重量約為兩千磅,折算是一千八百一十四斤。
但傳到英吉利之后,不知道什么原因,一噸成了兩千零三十二斤,在那邊貿(mào)易的時間看對方的要求進行調(diào)整,很麻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