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報紙上
“公屋輪侯突破
20
萬宗”
的標題被踩得發(fā)皺,墊在拼夕夕集運過來的塑料板四條腿下。2025
年
8
號風(fēng)球撞在劏房窗上,吳承恩蹲在桌前,手機閃光燈正打在佛經(jīng)清樣的
“慈悲為懷”
上?!斑@桌板還算你的,其余的?”
房東上周的話在耳邊炸響,“工衣、筆墨,連你呼吸的空氣,都得算租金!”
2
風(fēng)太大,紙頁卷得像只折翼的鳥,邊角掃過桌板縫里半片退燒藥貼。2020
年的塑料膜硬成甲殼,指尖摳到時,鳳毛燒得滾燙的小手抓著他領(lǐng)口的觸感突然漫上來。加成醫(yī)院急診室的電子屏亮如冰刃,護士的聲音穿透記憶:“39
度
5
不算緊急,排隊去。”
3
“連和合石的破墓都換不起,還念什么經(jīng)?”
牛三妹母親的聲音裹著風(fēng)雨灌進來。上周房東踹開他房門,唾沫星子濺在他臉上:“去見三妹!教授家的女兒,幫你一把你還能賴在這劏房?不去?今晚就給我卷鋪蓋!”
4
“我家三妹住九龍?zhí)粒∧隳??沒車沒房,連溫飽都解決不了,就守著這張破桌板?”
她的指甲在桌面磕出刺耳響,“馬家公子通歲,中環(huán)開基金公司!你那諾貝爾文學(xué)獎的夢,能當?shù)盅簡??能換租金嗎?”
5
吳承恩猛地甩甩頭,想驅(qū)散那些刻薄的聲響。桌板下的《資本論》硌著膝蓋,書脊里的刀片隱隱發(fā)燙。反光里他眼下青黑如墨,昨夜校對佛經(jīng)清樣到凌晨,每頁八毛的酬勞,夠買半份魚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