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她爸、她媽也是這樣想的,要給她最好的。
是她自己不爭氣。
她爸年紀也不小了,過兩年就要退休了,周怡心中酸澀,把眼淚?;厝ィ?/p>
“我要看看爺爺奶奶?!?/p>
蔣紅點頭,“你先在家里歇一晚,長途飛機那么累的,明天再過去,家里人聽說你考上法學院都高興著呢。”
大家不僅高興,還稀罕。
學渣逆襲嘛。
所以周怡第二天就見到了家里幾乎所有親戚們。
只有周誠和夏曉蘭缺席,其他人差不多都來了。
周二姑的女兒程敏已經(jīng)大學畢業(yè)參加了工作,周小姑的女兒顧思顏也正在上大學,兩人見了周怡都很熱情。
周怡自己把人生過得像屎時,這倆姑娘都不想搭理她,沒誰愿意和腦子被門擠過的表姐來往。
謝天謝地,周怡現(xiàn)在終于正常了。
“美國的法學院很難考啊,表姐你好厲害!”
周怡不好意思,“哈佛法學院我是考不上的,現(xiàn)在的學校排名一般,還是底子太差,我真羨慕你們!”
羨慕程敏和顧思顏一直按部就班的學習,羨慕她們的年輕。
周怡現(xiàn)在有一種緊迫感,完成學業(yè)她才有事業(yè),她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,沒事業(yè)她拿什么養(yǎng)家里人?
雖然周文邦和蔣紅不需要靠她養(yǎng),倆人將來就是退休了待遇也會很好,但周怡不能因此就對自己沒要求。
周老爺子仔細觀察她,將她從頭看到尾,覺得她整個人精氣神都和原來不一樣了,心中其實是欣慰的。異國他鄉(xiāng)的獨立生活很鍛煉人,在國外周家不能幫上她,周怡只能靠自己,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。
求學其實是順便的,能念個學位出來當然最好,帶給周怡改變的是在異國他鄉(xiāng)奮斗的那個過程。
當然,能順便念個有用的學位,學到了謀生的職業(yè)知識,又更好了。
“你是怎么安排規(guī)劃的?”
老爺子問她,周怡立刻謹慎認真回答:
“從法學院畢業(yè)后,我想在美國的律所先工作兩年,然后再回國?!?/p>
她還是會回國發(fā)展的。
美國再好,那里沒有她爸媽,沒有周珂。
就算她能把周珂帶出國,那父母呢,一把年紀了還和她一起去重新適應(yīng)異國環(huán)境么?
周老爺子點頭,視線落在和外孫女顧思顏一起的周珂身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