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老爺子點頭,視線落在和外孫女顧思顏一起的周珂身上:
“周珂這孩子很聰明,你要用心培養(yǎng),不要浪費了她的資質。”
周怡遲疑,“我還有幾年才會回國,周珂的教育……您是要我把她帶到美國去嗎?”
周老爺子瞪她。
“在華國就不能教育了?我是讓你安心在美國上學和奮斗事業(yè),周珂是你女兒,你才是周珂最好的榜樣,你自己都過得很糟糕,還拿什么教育她上進!”
優(yōu)秀的父母不一定培養(yǎng)出優(yōu)秀的孩子。
但自己都過得一塌糊涂的父母,憑啥要求孩子必須上進?
讓孩子別和同學比吃穿,要比就比學習……這話周老爺子不耐煩聽。職業(yè)是沒啥高低貴賤,但不管啥行業(yè),自己先爭取朝行業(yè)翹楚的地位靠攏,再去指望孩子能名列前茅吧。
就是當農(nóng)民,有些也好吃懶做得過且過,有些卻能精心伺候土地,想盡辦法讓田里的出產(chǎn)增加。
如果說方圓幾十里,一個農(nóng)民種田的技能是最好的,他都有資格要求家里孩子給考個第一回來。
周怡挨了一通訓。
但她并沒有不高興。
因為她發(fā)現(xiàn)老爺子訓她,是對她有期待,有要求。
老爺子以前就對她沒要求,連教訓她的想法都不愿意有。
周怡挨了教訓反而很高興,周奶奶拉著她的手不放,老太太其實也很想她。
“早點學完,早點回國,別擔心家里,周珂有我們照顧著?!?/p>
老太太精神還行,但也比四年前衰老了,周怡紅著眼睛點頭。
“那您可得好好保重身體,等著我學成歸來的那天!”
……
周怡回京的消息像插了翅膀般傳遍了以前的朋友圈子。
四年時間,很多人的人生都有了轉折點。
以前玩得再野的,一個個都結婚成家,至今還不肯結婚的人,那是預備要打持久戰(zhàn)的。
童莉莉如今也在京城,她兒子只比周珂小一歲,如今日子過得好不愜意,一年有大半年會到丈夫任職的城市去,另有一小半時間生活在京城。
聽說周怡回京,童莉莉就想約周怡出來見見:
“你們說周怡現(xiàn)在混成什么樣了?周家一直把消息瞞得死死,她該不會又在美國結婚了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