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天之后的上午,在位于粼江港區(qū)附近的龍灣村海鮮碼頭,一艘陳舊的木制舢板離岸出發(fā),向東南方向駛去。網免費電子書下載
龍灣村是個古老的漁村,距離粼江市區(qū)很近,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村邊的海鮮碼頭更是久負盛名,每天大大小小的各式漁船出海歸來,引得來自市里的各路水產販子和酒樓采購人員紛涌而至,從早到晚絡繹不絕。
在如此熱鬧的背景下,一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舢板出海,自然不會引起任何人的關注。
身穿一件灰sè夾克衫、頭戴一頂遮陽帽的江逸晨,此時正坐在船尾,兩手奮力地劃動著雙槳。
他的動作有些生硬,兩支槳的用力不太一致,導致船頭時偏時正。
也難免如此,他很長時間都沒有摸過這東西了,只是以前在公園里的湖上玩過。
今天的天氣很好,從早上開始一直陽光普照。根據天氣預報,近海海面只有偏南風三四級,而且未來幾天均是如此。
剛才他在龍灣村碼頭找到了一戶漁民,租下這艘已經歇業(yè)許久的舊舢板,舢板很小,長度只有六米左右。
即便如此,租金也并不便宜,每天兩百大元,還收了一千八百塊的押金。
由于近海漁業(yè)資源面臨枯竭,現在的漁船都是能跑遠航的大家伙,這種小船已經喪失了原先的作用。
不過聽船主說,還是有不少城里來的釣客租用小舢板出海垂釣,這些人的心態(tài)大多很好,收獲多少無所謂,主要也就是圖個樂子。
船上還裝了那六株花椒樹苗和六株大料樹苗,根部帶土,用塑料布包裹。苗身上灑了些水,還蓋了一張舊布防曬。
至于其它隨身物品,大部分都擱到了寒冰空間中,所以船上顯得空蕩蕩的。要不是因為樹苗怕凍,也會跟著一起放進去。
江逸晨又劃了一陣,開始慢慢找到了感覺。雙臂協調起來,船速也漸漸加快。
感覺到了深水區(qū),他暫停片刻,轉身將尾部的舵葉往下放一點,然后繼續(xù)劃槳行進。
他的膂力早已今非昔比,一旦掌握正確的姿勢,航速自然不容小覷。
只見船頭揚起,兩側嘩嘩激起白sè浪花。整條船筆直地向前行進,如果測速的話,估計最高能達到五節(jié)以上。
大約四十分鐘左右,江逸晨放緩了速度,此時已經遠離岸邊,四周一片藍藍的水面,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起粼粼波光。比龍灣村碼頭附近顏sè發(fā)黃的海水看上去要舒服得多。
浪不大,一層層推來,船頭輕輕起伏,像搖籃一樣。
天海間似乎只剩下他和這艘小船,心胸也像這無邊的海面一樣,寬廣無際。
他拿起水瓶,喝上幾口,然后從口袋中掏出指南針,校正了一下方向。
應該沒錯,就是這個方位。
稍微歇息了一會兒,他又劃動了小舢板。
又過了二十多分鐘,他感到掌心開始痛起來,停槳一瞧,右手掌上磨出了一個黃豆大的水泡。
哎,自己終究還是個書生啊。江逸晨不由嘆了口氣。
由于寒冰空間的融身,導致他現在的體力、耐力已經空前強大。
但手腳上的皮膚可沒能及時跟上,比如長出厚厚的老繭什么的,所以經過如此長時間劇烈的運動,打水泡也就在所難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