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清晨,宏光大街中部,一座紅黃相間、拱頂?shù)囊苿邮截準叟锿ぶ?,身材胖胖孫素珍頭戴白帽、腰系圍裙,正在棚亭中忙碌,將豆包、花卷、包子、糖三角,豆?jié){、牛nai等早點分門別類擺好,準備迎接上班族顧客。レ。。網(wǎng)レ
這段街上分布有五座相似的棚亭,都是由區(qū)里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,棚亭區(qū)的西邊,是一個公共汽車大站,共有七路電、汽車通過這里,每天的人流量不小。
從業(yè)人員基本上都是原國有企業(yè)下崗職工及其家屬,由街道進行再就業(yè)安排,政策稅收方面也給予優(yōu)惠。這是粼江市城鎮(zhèn)戶口的居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。
即便如此,餐飲業(yè)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,街上除了這五座棚亭,還有很多大小飯館、快餐店之類,也同樣做早點生意,對顧客造成了分流。
五座棚亭并不是均勻分布,其中四號和五號相距最近,都處于南邊,與其他三個間隔了一條東西向的支路。
孫素珍就是五號亭子的老板,她的店所處位置是距離公共汽車站最遠的一個。店里售賣的食品也是統(tǒng)一配送,沒有什么特sè,所以生意很一般,比其他四位同行都要差上一些。
街上的人流開始多起來,馬路上各路汽車擁擠不堪。
“給我來三個豆沙包。”生意開始上門了。
“一共三塊,您拿好?!睂O素珍手腳麻利地用食品夾將豆包裝袋,遞給對方的同時收錢、找零。
她扭頭望向北邊的支路,老公一大早就去拿貨了,怎么還沒有過來?
旁邊的同行面對街上的行人,賣力地吆喝起來。(本章節(jié)由網(wǎng)網(wǎng)友上傳)
“胡記煎餅果子,噴噴香啊。自家的秘制面醬,都是上好的材料。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,別處您可嘗不著啊。”鄰居胡老板,一位五十來歲,下巴上長了三縷鼠須、高顴骨的瘦削男子,一邊用t形木鏟將鐵板上的面糊攤成圓形,一邊招攬著生意。
面餅上敲一個小雞蛋,撒上蔥花,翻轉(zhuǎn)過來,涂抹面醬,再裹上一根油條,一套胡記煎餅果子就新鮮出爐了,前后不過三分鐘。
不一會兒,排隊守候的顧客已經(jīng)達到了五、六人之多。
胡老板的四號攤位也賣配送中心的早點,自從前一陣子增加了自制煎餅果子的項目后,由于面醬調(diào)制得比較好,口感咸香怡人,很受顧客們的歡迎,能賣到四塊五一套,比別處的都貴,算下來利潤不菲。
胡老板對此也頗為自得。
孫素珍見了很是羨慕,自己也嘗試著做過,但商店里購買的面醬沒有胡記自制的味道好,整體口感就要差上許多。她明白人家肯定有特別的配方和工藝,做生意的,也不可能輕易外傳,所以只得作罷。
叮鈴鈴,隨著清脆的鈴鐺聲響起,一名寬面寸頭的男子騎著三輪車駛過來,車廂中裝著一個覆蓋厚棉被的大號竹簸籮,行至五號棚亭前停下。
“哎呦,總算過來了,怎么這么慢哪?”孫素珍見老公終于來了,不滿地責怪道。
“這可不能怪我,人家店里原先不弄早點的。那個專門做餅子的張鳳蘭這會兒還沒上班呢,都是她一個姓顧的徒弟做的,新手嘛,手腳當然慢了?!崩瞎夂芎?,耐心地解釋,同時將車上的竹簸籮卸下來,抬進店里。
“進了多少?”孫素珍問起了關(guān)鍵的問題。
“一共四十張餅子,每張十六塊錢?!崩瞎饛偷?。
“就這么點兒貨啊?!睂O素珍皺皺眉頭,同時撩開竹簸籮棉被的一角,瞧瞧里面。